从外国专家得到的深切启示


从外国专家得到的深切启示

文章插图
中国妈妈从外国儿童教育专家得来的深切启示
美国专家对我的切实帮助
文/梁宁宁
儿子当当从1岁多的时候,就表现出过分谨慎的一面,现在他3岁半了,每天自己吃饭,边吃要边用餐布擦嘴,保持干净,学校组织去乡下挖红薯,他到地里会很担心自己的鞋子弄脏 。平时也总是怕失败而不敢尝试更多 。
当我把我的担心告诉身边的美国专家之后,她立刻告诉我,不要担心,这些都是正常范围内的情况;并且告诉我,基本上小朋友可以分成几个大类,根据我说的这些情况看,当当属于其中一类,只不过是这一类里在某些行为和认知上稍微偏颇一点 。她问我,“是不是你们在一起的时候,或者家里的其他人经常说,‘当当,当心点!’?”她说根据她的了解,中国人很喜欢说这句话,作为对别人的一种关心的表达,但是这句话对于小朋友来说,太笼统了,他听到“当心”这个词的时候,未必明白,你让他“当心”什么,有些粗枝大叶的孩子,你说了他也没听进脑子去,但是本来就谨慎的小孩,你这么说,他就感觉到处是危险,却不知道具体的危险是什么,于是就会更加谨慎 。
她拉着我的手往前走了两步,指着地上说,如果你们在下楼梯,你就说“注意脚下”,如果你们在马路上,你可以说“靠边点走”,总之你的关照需要更具体,彻底把“当心”这个含混的词从家庭词汇中去除掉 。后来我按照这个做法去做,并且和家里的每个人都约好尝试这个做法,情况确实有了明显改善 。
【从外国专家得到的深切启示】日本绘本作家佐佐木洋子让我豁然开朗
文/俞燕
女儿从1岁开始就接触各种各样的绘本 。对于早期阅读,我一直是身体力行的执行者 。
不过,和大多数的妈妈一样,我也时常纠结:从绘本阅读中,女儿到底能得到什么?只是一个故事,或者一种情感的体验,或者单纯的画面的欣赏,又或者是对于文字的初步认识……因为这种纠结,我难免也成为了一个“微焦虑妈妈”,从我的眼光出发,预设女儿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然后给她挑选我认为适合她这个认知阶段的绘本,从而希望她“有所收获”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采访了创作“小熊宝宝系列”、“噼里啪啦系列”等优秀低幼绘本的日本著名绘本作家佐佐木洋子女士,年近六十的佐佐木老师温柔地强调,“对于孩子来说,听故事的时间是爸爸妈妈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 。也许内容不是很重要,只要爸爸妈妈喜欢、孩子喜欢就可以 。最重要的是这段共处的时间,这段时光本身最重要 。
我一下子豁然开朗 。
后来,我不再把绘本高高地放在我的书架上,而是在女儿房间里放了一个她够得到的两层书架,这是让女儿主动和书亲近的最基本的姿态 。我记得,在和她一起分类“属于宝宝的书”和“属于妈妈的书”的过程中,女儿不停发问:“为什么这本书是这个样子?为什么那本书是那个样子?”虽然不能向她传输“开本”、“装帧”之类深奥的问题,不过我很乐意告诉她:就像每个人的长相不一样,你是圆圆脸,乐乐是尖尖脸,你是长头发,韬韬是短头发,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样子呀!
这就是佐佐木老师教会我的,“爱与关注”永远应该是妈妈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 。
海外华人妈妈的切身体会
新西兰――“我与众不同”
文/清心
女儿出生在新西兰,最让我感慨的一点是关于认识自己的教育 。
孩子们上学的第一课就是“I am special”(我与众不同),这种观念的教育在幼儿园里就已经开始了 。女儿的幼儿园学习档案中记着“I am special, there is no one in the whole world like me”(我与众不同,全世界没有一个人和我一样) 。孩子们通过画画、做手工、写作文从自己的相貌入手学习认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这样的教育一直贯穿在各个年级,从而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自己的认识逐步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