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当心这些药对母婴有影响!

剖宫产多采用椎管内麻醉,对凝血、血小板异常、椎管畸形或椎管内阻滞失败者实行局麻或静脉麻醉,但局麻阵痛差,静脉麻醉肌松效果差,给母婴带来身心伤害和安全隐患 。所以我们常选择全麻气管插管,但对于麻醉药物的应用我们应该了解 。
一、麻醉性镇痛药
1、芬太尼 用于分娩阵痛的常用剂量为25~50ug静脉注射,峰效应在3~5分钟内出现,作用时间约30~60分钟 。
芬太尼静脉镇痛可导致胎儿抑制,表现为短暂的胎动减少、呼吸作用消失和胎动心率变异性降低 。
芬太尼静脉镇痛还可能导致母亲镇静和呼吸抑制,从而间接影响胎儿和新生儿 。
2、瑞芬太尼 强效的超短效的u阿片受体激动剂,其血浆清除和作用消退迅速,在体内1~2min即刻达峰效应,对呼吸抑制停药后3~5恢复,半衰期仅有1.3分钟,所以持续应用不会产生蓄积 。瑞芬太尼可被新生儿血液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而在胎儿体内无蓄积,不产生新生儿抑制和中枢神经症状 。
有研究表明1.5ug/kg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剖宫产全麻对新生儿室安全的,将新生儿娩出时间控制在麻醉诱导10min内,一次性给药能满足分娩时间的手术需要,同时对新生儿无明显抑制作用 。
3、舒芬太尼 长效阿片类镇痛药,待新生儿剖出后,可0.4ug/kg给予产妇 。
二、全身麻醉药
1、氯胺酮 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全麻药,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引起分离麻醉,抑制大脑皮质使病人意识消失产生麻醉作用,同时又可以兴奋边缘系统可使病人产生恶梦、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
氯胺酮平常用于伴有血容量降低、哮喘的孕妇,有轻微的呼吸抑制作用,并能使动脉血压升高10%~25%,禁用于高血压患者 。
氯胺酮1968年应用于产科麻醉,具有催产、消除镇痛增强子宫肌张力和收缩力的作用 。对新生儿无呼吸抑制,但有报道偶尔可引起新生儿肌张力增强和激动不安 。
氯胺酮静注1.5mg/kg可作为全麻诱导 。禁用于有精神病史、妊娠中毒症或先兆子宫破裂的孕妇 。
2、丙泊酚 快速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具有诱导迅速、维持时间短、苏醒迅速、咳嗽呃逆发生率低的优点 。对于丙泊酚用于剖宫产麻醉存在一定争议 (1)该药可透过胎盘,大剂量使用(用量超过2.5mg/kg)可抑制新生儿呼吸 。丙泊酚在母体静脉使用后1~2分钟出现在胎儿血中,15分钟之内达到平衡 。说明书强调:妊娠期丙泊酚除用在作终止妊娠外,不宜用作产科麻醉 。
(2)也有人报道:丙泊酚中/长链2mg/kg和琥珀胆碱1.5mg/kg用于剖宫产麻醉诱导对新生儿无呼吸抑制,而且不影响新生儿脐带血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术中母亲血流控制理想,取胎过程顺利,麻醉深度适中,术后随访无术中知晓发生 。
但丙泊酚无论是全麻诱导还是维持,很多产妇发生低血压,应慎用 。哺乳期母亲用后对新生儿安全尚有顾虑 。
3、依托咪脂 水解迅速、所用时间短、注射时疼痛发生率高,易发生不自主肌肉收缩,还可抑制新生儿皮质醇合成,因此减少用于剖宫产 。
三、吸入麻醉药
七氟醚 新型吸入麻醉药,血/气分配系数低,可很快从产妇肺内排除,其优点是诱导迅速,刺激性小,溶解度低,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并且吸收和清除迅速 。
四、肌肉松弛药
产科使用的理想肌肉松弛药应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很少通过胎盘屏障,新生儿排除该药迅速等 。
1、琥珀酰胆碱 其脂溶性低,且可被胆碱酯酶迅速分解,故在常用剂量时,极少向胎儿转运,新生儿体内亦无此药 。常规插管剂量1~1.5mg/kg 。当孕妇胆碱酯酶活性异常时,使用该药后可引起母子呼吸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