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检查比你想象更重要


2014年5月16日 , 第七届全国皮肤病与性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
【孕前检查比你想象更重要】 在这次全国性会议上 , 专家提醒 , 目前性传播疾病问题不容忽视 。
以HIV(艾滋)为例 , 经性传播的比例从2005年前的12%猛增至87%;人群也从高危人群、青壮年 , 向普通人群、高龄和低龄人群蔓延 , 低龄和高龄组增加约2-5倍 。
另外 ,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表明 , 全国31个省区市(不包括港澳台)报告梅毒逐年增长 , 居全国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数的第三位 。梅毒不仅会明显增加艾滋病传播的风险 , 妊娠期间未治疗的早期梅毒更可导致25%的死产和14%的新生儿死亡 , 总的围产期死亡率达40% 。
皮肤性病方面的专家提醒 , 随着性传播疾病的新定义出现 , 这类过去被认为“尴尬”、“不体面”的难言之隐 , 或许离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即便是洁身自好的普通人群 , 也有可能发生感染 。而这类疾病除了对当事人的健康威胁外 , 更可能影响到子代的健康 。
解读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皮肤科 苏晓红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 马小玲
一提到“性病” , 大家立刻想到的就是一些让人尴尬的疾病 , 例如梅毒、淋病等等 , 因为这些疾病与性行为密切相关 , 所以又曾被称为“花柳病” 。不过 , 广义上的性传播疾病 , 范围远不止这些 。只要可以通过性行为方式传播的疾病 , 包括传统的梅毒 , 新兴的艾滋 , 或者我们熟悉的乙肝 , 其实也都属于性传播疾病的行列 , 甚至还有包括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疥疮、弓形体感染等等 , 可以说 , 广义的性传播疾病已经囊括了20多种疾病 。所以“性传播疾病”离你 , 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般遥远 。
门诊“妊娠梅毒”时有出现
以大家所熟悉的梅毒来说 , 梅毒除了通过性接触可以传播外 , 病人的唾液、乳汁、精液、尿液及皮肤损害表面均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 , 也可能因此而导致感染 。同时 , 梅毒孕妇可以通过胎盘把梅毒传染给腹中胎儿 , 也可能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 。
其中 , 发生在妊娠期的妊娠梅毒 , 不但能给孕妇健康带来影响 , 更能影响胎儿发育 , 导致流产、早产、死胎 。即使妊娠能维持到分娩 , 所生婴儿患先天性梅毒的几率也很高 。所以特别需要引起关注和干预 。而近年来 , 妊娠梅毒的情况在门诊的确并非一两例 。
从医学研究来看 , 在孕妇怀孕4个月时 , 梅毒螺旋体就可能进入胎盘 , 造成孩子宫内感染 , 导致孩子发生死胎、发育不良 , 或者成为一个先天性患者 。但只要在4个月前能够及时诊断治疗 , 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阻断效果 。即便错过4个月 , 按照国际标准能在怀孕7个月之前接受治疗 , 都可以在治疗母亲同时尽量保护宝宝 , 减少宝宝受到的伤害 。
但是 , 在门诊确实不时能遇见一些孕妇 , 直到孕期的检查过程中发现感染梅毒 , 甚至有的孕妇一直到孕晚期才发现 , 此时治疗起来当然就会显得很被动 。
健康宝宝需要三道“检查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