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诗的正确方式 0—3岁孩子不宜背古诗


宝宝学诗的正确方式 0—3岁孩子不宜背古诗

文章插图
美妞圆圆:我家美妞3岁了 , 说话比较晚 , 现在上幼儿园了说话还糊糊涂涂的 , 但是幼儿园已经有好多小朋友开始背唐诗了 , 我应该先把美妞的日常生活语言教好呢?还是也开始教她背诗呢?
师说:0—3岁是早期教育的关键期 , 但刚学说话的宝宝并不适合背唐诗 , 以及与日常生活相关性较差的语言艺术形式 , 这样会扰乱宝宝学习正常与人交流 。要知道过了这段最佳时期 , 再学说话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而且以“背”为主要手段的学诗 , 依靠的是宝宝对成人的模仿和反复记诵 , 不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
湘宝贝:我觉得根本没必要让宝宝早教学唐诗 , 反正以后上小学都会学的 , 太早学反而影响宝宝童年的快乐 , 而且他也不懂学的是什么 。
师说:的确 , 父母教宝宝学诗的年龄一定要选择好 , 过早或过晚都不好 , 建议在3岁之后 。宝宝小时候的记忆力是很强的 ,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容易理解的诗 , 也许宝宝对诗中的意境还不懂 , 但是父母耐心的解释是可以锻炼宝宝的理解能力的 。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 , 尤其是入学后通过老师的讲解 , 宝宝会对之前背过的唐诗有很深的印象 , 对日后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卜卜230:早教学习唐诗的方法只有死记硬背吗?觉得这样很没用啊 。
师说:学诗应当和宝宝识字的过程是同步的 , 不然像唱歌一样教会宝宝发音 , 却不告诉他是什么意思 , 背得再多也没用 。可以从新认识的字开始 , 去挑选适合的唐诗学习;也可以反过来 , 通过学习诗歌认识新的汉字 。读天书般的“背诗”是很愚蠢的 , 学诗也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一首诗如果能够记住并理解 , 比背十首诗都有用 。
传统学诗启蒙四步骤——兴、道、讽、诵
1、兴 , 就是把一首诗里诗人表达的情感传达给宝宝 , 让宝宝明白诗人写的是什么 , 为什么感动或者伤心 。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 。在教宝宝学习的时候 , 可以用扩充标题的方式 , 把“静夜思”三个字扩为“静静的深夜里思念家乡” , 然后可以说宝宝想见到妈妈就叫思念 , 每年回去过年的地方就叫家乡 。在宝宝大概明白诗歌感情之后 , 再进行下一步学习 。
2、道 , 引导的意思 , 给宝宝讲解诗歌里面的常识 。
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先让宝宝知道杜甫是一个诗人 , “锦官城”是四川的一个城市 , 现在叫成都 。“好雨”是春雨 , 整首诗都是诗人在赞美珍贵的春雨 。同时告诉宝宝 , 春雨之所以珍贵 , 是因为春天是植物生长的季节 , 需要雨水浇灌 。这样 , 不仅教会了宝宝《春夜喜雨》这首诗 , 也教会了宝宝一些生活小常识 。
3、讽 , 就是把书合起来背诵 。
例如刚刚举例的《静夜思》和《春夜喜雨》 , 只要宝宝懂得了诗歌是在说什么 , 让宝宝内心也有了同样的情感共鸣 , 理解体会之后很轻松地就可以还不打开书背诵 , 根本不需要死记硬背 。
4、诵 , 就是把诗读出声调来 。
例如在背诵《静夜思》的时候 , 家长可以用“窗前/明月/光”的短句模式 , 把整首诗当作有韵律的儿歌一样教给宝宝 , 和他一起在玩耍时下意识地吟诵 , 进一步加深宝宝的声律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