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家庭接生常规

        一、目的家庭分娩在农村边远地区还是一种主要方式 。为提高家庭接生质量,保护产妇、新生儿健康,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特制定本常规 。
二、条件
1.要经县(市、区)卫生局和县妇幼保健所站考核获得乡村妇幼医生、接生员证书及个体开业接生人员证书 。
 
    2.要有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光线充足,清洁的房间 。
3.要有经高压灭菌的产包,必备的用具及药品 。
三、适应家庭接生的对象
已经当地乡村妇幼医生或接生员进行孕期检查,排除或已纠正高危因素者,可在家分娩 。
四、禁忌在家接生
1.孕妇患有心、肝、肺、肾、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等重要脏器疾病者 。
2.既往有异常妊娠或分娩史者,如死胎、死产、早产、流产、剖宫等 。
3.此次妊娠有明显异常情况存在,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妊娠过期、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多胎妊娠、胎位不正、骨盆明显狭窄或畸形 。
4.年龄在35岁以上、18岁以下的初产妇或多年不孕的妇女怀孕者 。
五、接生备品(产包备品)
详见农村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设置装备基本要求附件1(略)(其他备品)
1.碘酒、酒精棉球各1小瓶,大棉球1小罐,1‰新洁尔灭溶液500—1000毫升 。
2.5毫升及20毫升注射器各一支,7号针头2枚,持针器1把,大、小园针各1枚,三角针1枚,0或1号羊肠线一根,4号丝线数根,胎头吸引器1个,大镊子1把 。
3.催产素、麦角、阿托品、强尔心、可拉明、50%葡萄糖、维生素C等急救药品 。
4.刷手用毛刷、毛巾、肥皂、脸盆、油布等(可由产家自备)
六、接生准备
1.接生员用1‰新洁尔灭溶液将产房喷雾消毒 。
2.接生员戴好帽子、口罩、用肥皂水将手刷净 。
3.在床或炕边铺好油布,上铺双层小床单,产妇取截石位躺在上面 。接生人员立于产妇右侧,临产前用温肥皂水擦洗产妇外阴,再用清水(凉开水)将肥皂洗净后,用大镊子挟干棉球沾1‰新洁尔灭溶液按十点消毒法自上至下,自内向外消毒外阴 。
4.接生员打开产包,嘱产妇抬高臀部,两手持臀单上缘平铺于产妇身下,再将腹单铺在产妇腹部,嘱产妇抬左脚穿上腿套后放在臀单左侧,同样穿好右侧腿套,右脚放在臀单右侧 。
5.接生员穿好隔离衣,戴手套,迭好会阴垫,准备接生 。
七、接生程序
第一产程(宫口扩张期)
注意产程进展,观察宫缩间隔、持续时间,每隔1—2小时在宫缩间歇时听胎心1次,每隔4小时测血压1次,随时发现异常情况,如胎心每分钟超过160次或少于120次均说明胎儿可能有宫内窘迫,应立即找原因予以处理或请上级医生协助处理 。如立即给产妇改变体位(左侧卧),静脉推注“三联”(50%葡萄糖60毫升,维C500毫克、尼可刹米375毫克),处理后,胎心无好转,应尽早结束分娩(初产妇超过24小时应转送医院) 。
破水:如产妇自然破水,可于拨露后准备保护会阴,对已破膜的产妇,要注意外阴清洁,破膜超过12小时,应给予抗菌药物)如未破水,可于宫口开全后行人工破水,接生员用左手下压会阴体,右手持一消毒针头或弯钳在无宫缩时轻轻刺破胎膜,使羊水缓缓流出,注意观察羊水的色、量、以明确有无胎儿宫内窘迫 。如有窘迫应立即找上级医生协助处理 。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
1.指导产妇加腹压,每5分钟听1次胎心,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在感到子宫要开始收缩时,嘱产妇深吸一口气,然后随着宫缩加强向下并气,宫缩间歇时休息 。如腰骶部胀痛者,可用手拳压迫腰骶部,能减轻不适感 。也可针刺太冲、三阴交(双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