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大便颜色( 二 )


母乳性黄疸症状二:肝、脾不大 。
母乳性黄疸症状三:小儿的肝功能正常,无贫血 。
母乳性黄疸症状四:
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病理性黄疸的症状与体征
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 。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
辅助治疗:辅助治疗是在上述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加以辅助,也就是日常的保健,比如注意保暖,增加热量和营养,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等等,以免加重黄疸情况 。
3.母乳性黄疸一般有什么症状 黄疸值超过

母乳性黄疸大便颜色

文章插图
如何判断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足月儿多见 。
母乳性黄疸症状一: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 。小便为黄色,大便颜色正常 。
母乳性黄疸症状二:肝、脾不大 。
母乳性黄疸症状三:小儿的肝功能正常,无贫血 。
母乳性黄疸症状四:
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病理性黄疸的症状与体征
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 。有的是黄疸已经消退或减轻后又重新出现和加重,多属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和新生儿肝炎等
诊断:
(1)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及有核红细胞计数 。
(2)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凡血清胆红素足月儿达205μmol/L(12mg/dl)早产儿256μmol/L(15mg/dl)应警惕发生小儿胆红素脑病 。
(3)尿常规及尿三胆试验 。
(4)注意大小便颜色,必要时行粪胆原检查 。
(5)根据病情选作以下检验:
①疑为新生儿肝炎者作肝功能检查,同时查母子HB—sAg、HBeAg、HBV DNA、抗HBc-IgM等,甲胎蛋白(正常新生儿甲胎蛋白阳性,生后一月时转阴) 。
②疑为新生儿败血症者作血培养,局部感染渗出物作涂片及培养 。
感觉有帮助 请采纳
4.新生儿黄疸大便什么颜色
,对于这个问题,相关人士表示,不同的黄疸类型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家长可以参考下面给出的知识学习一下,对照宝宝的大便颜色,做好相关的治疗 。
(h2)新生儿黄疸大便什么颜色
新生儿黄疸治疗期间大便可略稀,大便颜色发绿等,康复后可逐渐变成黄色的 。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 。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
新生儿黄疸是每个孩子出生必有的,不必担心 。新生儿黄疸不是严重的疾病 。如果患儿有轻微的症状,只要家长做好日常调理工作,问题应该不大 。不过,如果能够尽早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相信家长也会减少许多烦恼 。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 。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