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大便颜色

1.新生儿黄疸大便是什么颜色

母乳性黄疸大便颜色

文章插图
新生儿黄疸治疗期间大便可略稀,大便颜色发绿等,康复后可逐渐变成黄色的 。如果大便成陶土色,应考虑病理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所致 。如果黄疸程度较重、出现伴随症状或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
新生儿黄疸是每个孩子出生必有的,不必担心 。新生儿黄疸不是严重的疾病 。如果患儿有轻微的症状,只要家长做好日常调理工作,问题应该不大 。不过,如果能够尽早预防这类疾病的发生,相信家长也会减少许多烦恼 。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 。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胞(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 。
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
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类型的黄疸:
(1)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 。
这样一来,一些父母会十分紧张,担心孩子会发生ABO溶血,其实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 。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
(2)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 。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 。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 。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
(3)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
(4)母乳性黄疸: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 。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
2.母乳性黄疸怎样辨别?
母乳性黄疸大便颜色

文章插图
母乳性黄疸怎样辨别?
孕母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 。如孕母母乳喂养有黄疸病史可口服黄疸茵阵冲剂 。自确诊的服至分娩,服药时间以两个月以上为宜 。
宝宝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大多数宝宝都是生理性黄疸,经过两周的时间会自行消退 。母乳性黄疸比较容易区别,宝宝吃喝都正常,但是就是黄疸值高,可能就是母乳性黄疸,如果母乳暂停,黄疸就会减轻,继续母乳就会加重,这就是母乳性黄疸,可以让宝宝多晒太阳 。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临床主要特征是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足月儿多见 。
【母乳性黄疸大便颜色】母乳性黄疸症状一: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 。小便为黄色,大便颜色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