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感叹“勇于尝试”的价值 勇于尝试的名人素材


孔子感叹“勇于尝试”的价值 勇于尝试的名人素材

文章插图
先看一段话: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
这是论语中的一段话,它的意思是:孔子说,颜回的学问和道德,都达到了近乎完善的地步,但是他却常常贫困,端木赐(子贡)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去做买卖,猜测行情,往往猜中了 。
颜回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颜回常得到孔子的夸赞,说他勤奋好学,说他“贤哉回也”,说他“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十三岁就跟着孔子学习,一直在老师的身边 。子贡相较于颜回,显得更活泛一些,口才好,办事干练,有眼光,敢于尝试,善于经商,有一颗不那么安分的心,总想试一试,一试两试,还真的让他试成功了,经商挣到钱了 。
孔子感叹“勇于尝试”的价值 勇于尝试的名人素材

文章插图


从孔子对颜回和子贡的评价中,能听出来那么一点点的无奈和不解,在道德和学问上,颜回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但是颜回太安分了,也接受既定生活的安排,他不想着有更多的尝试,一心只读圣贤书,身居陋巷有乐趣,当然,他内心也应该是充盈的,是满足的 。而子贡就不一样,“赐不受命”,首先是不认为生活就一定是被安排好的,子贡总想挑战一下,成了就成了,不成,也没关系 。子贡的性格中,有一种敢闯敢试的劲头,你可以说是冒失,也可以说是行动力强,总之,他做生意,总能成功,他猜测市场,总能预测对 。
这说明子贡不仅仅是胆子大,敢尝试,大概在经商方面,子贡的确有一些天赋,有一些别人不及的眼光和良好的市场判断力,所以他才能“屡中”,倘若他只是冲动,只是冒失,可能也不会让孔子发出这样一段感慨 。
孔子感叹“勇于尝试”的价值 勇于尝试的名人素材

文章插图
作为孔子来说,他本人的做事风格,是很谨慎的,但过分的谨慎,往往意味着有可能失去尝试的机会,所以孔子的这段话,实质上是对于过分谨慎的理念,提出了一个重新的思考,即什么都不是一定的,命运安排的生活,说不定在你的勇气的驱使下,在尝试中,会有改变的可能 。当然前提是你得具备一定的天资和能力 。
孔子曾经也说过另外一段话: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真知,能学到真知的人,未必都能坚守它,能坚守它的人,未必都能随机应变,灵活应用 。这段话大概可以解释,孔子为什么感慨了,子贡的所为,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变通,是一种活学活用,若如此,那么子贡的能力,领悟力,当在颜回之上了 。
孔子感叹“勇于尝试”的价值 勇于尝试的名人素材

文章插图


子贡在经商上的成功,应该说也深深地使孔子有了感触,因为孔子本人对于成功,也是十分渴望的,他在他那个当下,他的挫败感是很强的,所以看到弟子不经意间的成功,这种颇有“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成就,在孔子看来,似乎过于容易了,所以在对颜回与子贡的评价中,隐隐地也透露了一种自我的审视,我所追求的成功,怎么也如颜回般艰难呢?
【孔子感叹“勇于尝试”的价值 勇于尝试的名人素材】孔子说这段话的表情,我们几乎都可以猜测出来,他可以对他认识的人说,你看看,我这两个弟子,一个颜回,一个子贡,颜回安于学问道德,子贡不走寻常路,这小子一做一个准,赚了不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