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春壶的特点

供春:宜兴紫砂壶的始祖
供春又名“龚春”,少时为四川参政吴颐山的伴童,吴颐山未入仕前,带着书童供春前往金沙寺闭门读书 。

供春壶的特点

文章插图
金沙寺有一名和尚,擅长制作茶壶 。供春在陪读之余,常常陪着老和尚抟坯制壶 。当时紫砂造价很高,供春遂从老和尚洗过手的缸里捞出一些沉淀的陶土,经过反复的筛,洗,压,碾,最终得到了紫砂 。
一日,供春在园中玩耍,见院内参天银杏的树瘿十分别致,凸显灵感,想照样捏一把壶 。他没有工具,就有茶匙挖空壶体,之后用手指按平胎面,成型的壶面上留有“指螺纹隐起可按”的痕迹 。这些指纹交错重叠,甚是可爱,透着灵气 。
整个壶身也浑然天成,造型惟妙惟肖,把银杏树的盘根错节,树瘿的多姿表现得淋漓尽致,配之黝黑的紫砂,全壶尽显古朴和高雅 。
供春壶的特点

文章插图
老和尚看过供春捏出的壶后喜出望外,认为供春是一个可造之材,悟性极高,遂收他为徒,倾囊相授做壶技艺,并命名其壶为“供春壶”,一是取供春神之意,二是取龚春的谐音 。
供春壶新颖精巧,文雅天然 。当时人称赞:“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 。短短12个字,很精准地概括了供春壶的特色,令人如见其壶 。其壶质地虽薄,但是非常坚实 。
吴梅鼎在《阳羡瓷壶赋.序》中描述:“余从祖拳石公读书南山,携一童子名供春,见土人以泥为缸,即澄其泥以为壶,极古秀可爱,所谓供春壶也” 。
龚春最终成长为宜兴紫砂制作的一位开宗立派性人物,将中国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 。从此,宜兴紫砂器生产发展迅速,百品竞新,名家辈出 。
供春壶的特点

文章插图
遗憾的是,龚春的传世之宝甚少,唯有树瘿壶,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六瓣圆囊壶,现收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 。
【供春壶的特点】现在世上流传的所谓供春壶,多是仿品,当代宜兴紫砂大师顾景舟先生的一件仿品,价格也以数十万计,足见供春壶的艺术价值多么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