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大红袍保质期多长 大红袍保质期

大红袍,品质优异的乌龙茶,也是我国特种名茶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等方面的作用 。大红袍比较珍贵,所以要注意存储,避免茶叶变质 。那么,大红袍保质期多久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正常大红袍保质期多长 大红袍保质期

文章插图
大红袍保质期多长
大红袍保质期可定为五年,新茶陈茶都一样,从出厂日期算起,不过对商家来说,保质期越长,所担的风险越大,市面上的包装茶,一般以中到足火为主 。岩茶存放,要密封但不必抽真空,干燥避光避高温防串味就好了 。
大红袍在市面上有浓香型和清香型两种,一般来说,浓香型岩茶比较好贮藏 。因为浓香型大红袍是传统型的茶,发酵重,火功足,一般都要存放一定年限当火功褪掉后才好喝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茶都能做成陈茶的 。
必须是高龄老茶树(老枞)的茶质,经老传统工艺焙制后才能藏之,且要耐得住陈放,经年寂寞岁月,才能将表面茶香转入叶骨,愈藏愈有陈香 。良好环境陈放的大红袍,经过了后氧化作用,经过正确的方法储存的大红袍就会有愈陈才会愈有味 。
正常大红袍保质期多长 大红袍保质期

文章插图
大红袍存储方法
1、利用干燥箱贮存:因为干燥箱温度稳定,也隔绝空气,将茶叶放在干燥箱中贮存不会潮湿或氧化 。
2、利用热水瓶贮存:将热水瓶整理干净,再将要贮存存的茶叶倒入瓶内,塞紧塞子存放 。
3、利用冰箱贮存:要维持茶叶的新鲜与香味,最好低温贮存,尤其是较细嫩的茶叶如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更要冷藏 。必须注意的是,保存茶叶的冰箱必须卫生、清洁、无异味,更不能保存茶叶以外的东西 。
4、利用罐子贮存:先用小罐子分装少量茶叶,以便随时取用,其余的茶叶则用大罐子密封起来贮存 。
大红袍的贮存要点
【正常大红袍保质期多长 大红袍保质期】1、忌光照
过度光照能引起大红袍茶叶中叶绿素的转变,以及酯类物质的光化反应,从而导致大红袍茶叶变质与陈化速度的加快 。阳光中有大量的紫外线,若大红袍茶叶大量接触紫外线,会导致茶叶出现陈旧味,因此贮存大红袍应避免光照 。
2、忌氧气
氧气会令大红袍茶叶发生氧化反应,空气中含有21%的氧气,若大红袍茶叶不经过任何处理,就会很快被氧化,使汤色变红,甚至变成褐色,茶叶也因此而失去鲜味 。因此大红袍应密封贮存,但要注意的是,大红袍外形呈条索状,有易碎的特性,因此贮存大红袍时应注意避免挤压 。
3、忌水分
水分是导致大红袍茶叶变质陈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若贮存湿度过高,茶叶容易产生霉变,令大红袍茶叶闻起来有霉味 。因此在贮藏茶叶时,不仅要使茶叶达到足干,还要保证贮存环境的湿度在6%之内,最佳的贮存湿度为3.5%-4.5% 。
4、忌高温
低温是大红袍茶叶的最佳贮存环境,因为在温度低的情况下茶叶品质变化缓慢,温度高则陈化作用就会加快 。在0至5摄氏度的贮存环境里,茶叶能够长时间保持原有色泽,而在常温条件下色泽易变化 。
正常大红袍保质期多长 大红袍保质期

文章插图
大红袍茶故事传说
宋、元时期已被列为贡品 。元代还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 。经历代的发展沿革,到清代初年出现了岩茶制作的完善技艺,首开乌龙茶制作的先河 。1661—1722年(清康熙年间),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 。当时,欧洲人曾把它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 。武夷岩茶是东南沿海省、地人民以及东南亚各地侨胞最爱饮用的茶叶品种,是著名的“侨销茶” 。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究 。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从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大红袍的来历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 。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