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心胸宽广的成语 形容格局大的成语

中国有很多成语源自老子《道德经》,本文选取其中十个做人修养方面的成语,这些成语可以说是老子做人修身思想的轮廓 。理解了这些成语,就可以对老子做人修身思想有个大概的了解 。
1,上善若水
这个成语源自《道德经》第七章,指上等德的人是像水那样 。

形容心胸宽广的成语 形容格局大的成语

文章插图
上善若水
水滋润万物,却不愿意居于高的地位,而是流向低洼的地方,居于很普通的低洼之处 。上等道德的人就是像水这样 。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有功劳有智慧,却不追求奢侈的生活,而甘于过着简朴生活的人,是上等德的人 。
2,去甚去泰
这个成语源自《道德经》第25章,指做事不能太过分 。就是要去掉极端的做法,不能过于劳累,不能过于安逸,不能过于奢侈等 。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事不能走极端,做法要适当 。
3,少私寡欲
这个成语源自《道德经》第17章,指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少 。
做事最忌贪多,贪多常常导致失败 。所以,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智者 。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要贪图奢侈,生活要保持简朴 。
4,大言希声
这个成语源自《道德经》第35章,指无声才是最大的声音 。
身教胜于言传,用一通大道理去教导别人不如不说话,以身作则的效果是更好的 。也就是无声胜于有声 。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事不用太张扬,默默无闻地实干更能出成果 。
形容心胸宽广的成语 形容格局大的成语

文章插图
老子
5,知雄守雌
这个成语源自《道德经》第28章 。知道有雄强的做法,却愿意使用柔和的做法 。指不与人相争 。
老子讲柔弱胜于刚强 。柔和的做法比刚强的做法,更容易被人接受,因为不冒进所以做事成功率也更高 。做事柔和不急不躁,使人感觉更有修养,更受欢迎 。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应该柔和做事,不与人相争 。
6,虚怀若谷
这个成语源自《道德经第》第15章 。意思是,君子的胸怀象山谷一样宽广 。比喻君子有谦虚之德,宽容之德 。。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人就要有容纳百川的胸怀 。
7,自知者明
这个成语源自《道德经》第29章,指能正确认识自己,即能认识自己的优点,也能认识自己的缺点 。
常人往往只愿意把自己往好里想,愿意承认自己的优点,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 。这样就没有真正认识自己 。所以在做事的时候,因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而导致失败 。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己,不要过高地看待自己,也不能妄自菲薄 。
8,知止不殆
这个成语源自《道德经》第44章,意思是,如果不贪心,能够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
贪得无厌是人生的大忌,很多祸事都是由于贪得无厌引起的 。比如,有些官员工资已经很高,却仍然贪污国家公款,结果引来大祸 。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太贪心 。
9,慎终如始
这个成语源自《道德经》第45章,指做事结尾的时候,象开始时一样的谨慎 。
事情做到结尾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已经快要大功告成,就松懈下来,结果导致失败 。所以,老子讲“慎终如此,则无败事”,如果结尾的时候能够像开始时一样的谨慎,就不会遇到失败 。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好的开头,也要注意有好的结尾,事情才能圆满 。
形容心胸宽广的成语 形容格局大的成语

文章插图
道德经
10,功成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