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小孩发烧基本常识,让你面对孩子发烧不再愁!

家里一旦有了孩子,父母就巴不得成为育儿专家,从生活起居,到学习教育,再到身体素质,样样都是父母操心的事 。要是宝宝身体不舒服,那父母恨不得马上变身为神医把宝宝治好 。既然如此,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小孩发烧的基本常识,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照顾发烧时的宝宝,让他们迅速康复起来 。
一、小孩发烧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可能造成小孩发烧,但事实上小孩发烧的原因可归结为三类:
1.外在因素 。
外在环境的变化影响孩子的体温,导致孩子的身体一时无法适应而出现发烧症状 。比如:天气变热时,孩子还是穿很多;喝的水太少,身体缺水;房间空气不流通,导致宝宝太闷热等等都是发烧的外因 。
应对措施:外因主要是一些环境因素造成的 。所以孩子因为这些原因有发烧症状时,家长就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督促孩子喝水,温差较大的环境下随时增减衣物 。采用物理降温 。

了解小孩发烧基本常识,让你面对孩子发烧不再愁!

文章插图
小孩发烧基本常识
2.内在因素 。
宝宝发烧的内在因素主要是身体出现病症 。比如: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都有可能使宝宝发烧 。
应对措施:如果孩子是由于这些病症发烧的话,家长在给孩子降温的同时,赶紧把宝宝的病症治好,否则发烧容易反复发作 。
3.其他因素 。
除了上述两种因素,还有其他一些情况导致宝宝发烧 。比如:预防注射后的副作用反应 。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一些注射都很容易导致宝宝发烧 。 
应对措施:这种情况下发烧的宝宝,是身体对注射药物的反应机制 。最好使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身体,温湿敷额头等 。或者在医生指导下对孩子进行降温处理 。
二、分阶段的处理小孩发烧
小孩发烧并不是一味的就医吃药,也不是全都物理降温,而是根据发烧的不同阶段,不同程度而分为低,中,高烧三个阶段 。因而要进行不同的处理 。
1.低烧阶段(37.5-38度)
低烧阶段的宝宝,一般不要急于退烧 。因为盲目退烧,可能掩盖孩子本身的病情 。所以,这个时候最好是让宝宝多喝水,保持适宜的环境,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休息一会儿 。
了解小孩发烧基本常识,让你面对孩子发烧不再愁!

文章插图
小孩发烧基本常识
2.中热阶段(38-39度)
处于中热阶段的孩子,一般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比如:使用温水(37度左右)洗澡;用温湿的毛巾敷额头,注意十分钟换一次;用酒精擦拭腹部,背部和四肢;用温湿的毛巾擦拭全身;用冰袋冷敷;减少衣物的穿着等等一系列的方式帮助孩子降温 。而少部分的孩子可能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
注意:一岁以内的宝宝最好不要用冰敷和酒精擦拭降温,怕身体受不了,容易酒精中毒 。但可以通过捂住囟门的方法进行出汗降温 。
【了解小孩发烧基本常识,让你面对孩子发烧不再愁!】3.高烧阶段(39度以上)
一旦发现孩子已经处于高烧阶段,就要立刻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帮助宝宝退烧 。否则,很有可能给宝宝的身体带来其他的危险 。
不管怎样,一旦发现宝宝发烧,就要多给宝宝喝热水,保证充足的睡眠 。而且,在孩子就医前,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状态,一旦有异常就要及时做出应对 。有些家长看到宝宝生病,很容易惊慌失措 。这时,你要是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直接带宝宝去看医生 。这样,就不会耽误孩子的病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