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童年幸福比分数更重要


现在的许多案例表明,一个拥有高知识水平的人,不一定是幸福的,不一定是人格健全的,不一定是心理健康的,所以在父母们天天因孩子学习成绩不如别人家孩子的时候,声声指责,甚至暴力体罚,做为父母,你是想要孩子的成绩还是要孩子快乐?如果想不明白的妈妈可以看一下下面的分析,希望对父母们有所启示 。
承认孩子的差异性,鼓励个性发展
妈妈要承认孩子的个体差异性 。每个人的智力、性格、气质不同,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表现也会参差不齐 。高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的,妈妈要观察孩子的差异性,帮孩子制订最适合自身的学习计划 。
孩子有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方法,理解能力上也有差别,这些因素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会出现差异 。妈妈只有承认了这些差异性,不苛求孩子的分数,多鼓励孩子施展天性、个性,才能更益于孩子的成长 。
孩子考砸了,妈妈要宽容、鼓励
孩子考砸了,自己本身就很难过,妈妈如果再来伤口上撒盐,孩子就会伤心、委屈,自尊心受损,还容易厌学、与父母对立 。
孩子考砸了是常有的事,孩子本身已经很紧张、难过了,妈妈千万别给孩子再加压力 。妈妈给予宽容和鼓励,能让孩子重拾学习信心,继续努力 。
保持合理的期望值
期望值过高,会让妈妈和孩子都很紧张和痛苦 。妈妈对孩子的期望值合理,才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孩子对学习的期望值合理,才不会出现失落、沮丧,能够保持学习的兴趣,一步一步地前进 。不要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以免给孩子带来压力 。孩子达不成目标,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家长和孩子都要摆正心态,才能理智对待孩子的考分 。
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妈妈与其追求高分挤独木桥,不如挖掘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特长和能力 。孩子能够有自己的特长,也是立身之本 。现在高分的学生多,有专长、特长的学生少 。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孩子能把兴趣发展为特长,也是一条人生出路 。
“考大学”不是孩子的唯一的出路
妈妈崇拜分数,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上名校 。“考大学”成了分数崇拜者的最终目的地 。但实际上,孩子并非进入大学就一生无忧了 。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反映出高分人才并不是社会最需要的 。社会需要的是在各行各业有专长的人,每一行都需要本行业内技术过硬的人,这是大学教育不能满足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妈妈要转变观念,重视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这比分数更重要 。
【孩子的童年幸福比分数更重要】 通过以上的分析父母们应该可以看出,分数高不一定就会有好的出路,也不代表将来孩子就会幸福,其实幸福很简单,做自己喜欢的事,那就是一种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