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岐春夏秋冬说养生( 三 )


另外,麻疹猩红热、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都易传染 。祖国医学还认为,春天肝气旺、脾气衰,应少吃酸,多吃甜的食物,因酸味属肝,甘味属脾,故需注意调养 。在春季里,除注意以上几方面的调理外,还要针对春天的特点,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劳逸适度,增进营养,以增强体质的抗病能力 。夏季:祖国医学认为,夏天对人来说属心火旺,肺气衰的季节,应晚睡早起 。
苦味属心,辛味属肺,所以夏天应吃些辣味食物 。虽然天气炎热,但不要贪凉,睡觉时腹部应盖上被子,以免受凉腹泻 。雨季应避免湿气的侵袭,及时更换衣服 。平时应经常按摩足底涌泉穴,不要光脚,以免湿气从脚底部侵入 。秋季:祖国医学认为,从立秋到立冬为秋三月,天地阳气日衰,阴寒日生,景物萧条,养生亦应随之 。秋天应早睡早起,这对健康十分有益 。
要少吃辣、多吃酸的食物 。气温降低时应及时添加衣服,以免着凉 。中医认为,当秋季阳气内敛,阴气转盛中,人应与秋气相和平,保持体内阴精,不让意志过分外驰,防止房劳伤肾 。秋季万物凋谢,老人忧思过多,产生垂暮之感,表现为情绪不稳、烦躁不安、难以入眠等症状 。金代医学家李东垣说:“凡怒悲生恐惧,皆损元气 。”《医学类编》说:“若日逐攘扰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 。
”故应保持情绪稳定,心如秋月,少忧勿思使志安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当精神系统受到刺激,会导致机体正常平衡紊乱,易患疾病 。心情开朗,使精神处于常乐之境,才能有助于健康 。冬季:冬季要早睡,起床不妨稍迟 。冬天为肾气旺、心气衰的季节 。咸味属肾,应少吃 。应尽量避免吃灸烤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 。腹部及足部应注意保暖 。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出门时易着凉 。
实践说明,祖国医学中宝贵的四季养生法是有科学道理的,如能掌握好,对人们的健康长寿必定大有益处 。
3.春夏秋冬应该如何养生,全套知识 。
春季养生法
春季,是万物生发,推陈出新的季节 。此时,冰雹消融,春风送暖,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万事万物都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与天地相应”,此时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 。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应避免耗伤阳气和阻碍阳气的情况发生 。
一、要保暖防寒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时节,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 。此时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 。由于冷空气的活动,气候多变,温差幅度很大 。因此,“春捂”即“春不忙减衣”是顺应阳气生发的需要,也是预防疾病的自我保健良法,穿着一方面要宽松舒展,另一方面要柔软保暖,体弱年老之人尤其要注意保暖,当心“春寒伤人”,室温最好保持在15℃以上,睡眠时也要盖稍厚一点的被子以不出汗为原则 。
二、要晚睡早起 春天气温回升,春风轻拂,使人皮肤腠理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各器官负荷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民间称之为“春困” 。克服“春困”的最好方法就是顺从人体的自然变化规律,遵守春季养生原则:要晚睡早起,保证一定的活动时间 。
清晨起床,松解衣扣,散披头发,放松形体,在庭院中漫步,呼吸新鲜空气,使思想意识、灵气生发不息 。
三、要慎避风邪 中医认为,“风者,百病之始也 。”意思是,许多疾病的发生,常与风邪相关连 。春季养生的关键是要避风 。现代医学亦很重视气流(即风)与健康的关系,因为气流的变化可影响人的呼吸、能量消耗、新陈代谢和精神状态 。适度气流使空气清洁、新鲜,对健康有益,而反常的气流则有害于人体健康 。由于春季多风的作用,加剧了空气与皮肤的热量交换,使体内的热量过多散失,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