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最怕什么食物( 三 )


(2)硬化性血管瘤,其血管腔闭合,纤维间隔组织较多呈退行性改变 。
(3)血管内皮细胞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跃,易致恶性变 。
(4)肝毛细血管瘤,血管腔窄,纤维间隔组织多 。[编辑本段]疾病分类 普通外科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1.小血管瘤多无症状,较大血管瘤可有肝区胀痛 。
2.小血管瘤无体征,较大血管瘤,右上腹可触及包块,肝大 。
3.因肿瘤增大后而出现的肝大、包块及压迫症状,早期多无症状 。诊断上主要根据B超、cT、核素扫描以及肝动脉造影检查确诊 。较小的血管瘤且无症状者不必治疗,可动态观察;,有压迫症状者可选择肝部分切除术 。血管瘤多为单发,直径多小于4厘米 。肝血管瘤常在B超检查时偶然发现,其大小和形状及数量均不一定,往往属先天性 。
如果静止不发展,无任何自觉症状,一般无生命危险 。
4厘米以上者约40%伴腹部不适,有肝肿大、食欲不娠、消化不良等症状 。肝血管瘤内可有纤维组织、机化血栓,可因反复血栓形成造成肿瘤肿胀、引起肝包膜牵拉胀痛. [编辑本段]诊断依据
1.肝区胀痛,肝大或触及包块 。
2.彩色B超示肝血管瘤样改变 。
3.CT检查:肝内有密度均匀的低密度区,增强后肿瘤边缘区可出现“C”形增强带 。
4.肝动脉造影:病变部位周边出现“血管湖”影像,造影剂滞留时间较长 。
5.腹腔镜检查:能观察肝表面肿瘤颜色及形状 。
6.X线检查:肝影大,膈肌升高,可发现钙化影 。
7.ECT显示肝血管瘤改变 。[编辑本段]治疗原则
1.肿瘤直径<5mm者,不需手术治疗,定期复查,随诊 。
2.肿瘤直径5-10mm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
3.肿瘤直径>10mm者一般行手术治疗 。
4.手术方法为:(1)肝血管瘤切除或肝叶切除术;(2)肝动脉结扎术;(3)术中冷冻治疗 。
5.非手术治疗:(1)放射治疗;(2)肝动脉造影及肿瘤动脉栓塞 。[编辑本段]用药原则
一般不用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时除选用基本药物中抗生素预防伤口感染 。[编辑本段]疗效评价
1.治愈:CT,彩超示肿物消失,症状消失切口愈合,无并发症 。
2.好转:CT,彩超示肿物变小,症状减轻 。
3.未愈:无变化,或肿块进一步扩大 。[编辑本段]专家提示 肝血管瘤为良性病变,目前仍未发现对肝血管瘤有疗效药物,故病者如血管瘤<5cm,不必到处求医,定期随诊即可 。如瘤体>5cm,且有自觉症状,应到医院去遵医属处理 。[编辑本段]中医诊治 肝血管瘤(中医名为:肝症瘕)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小者可无症状,大者则可以引起食欲不振、嗳气、胁胀痛等症状 。
西医学对此病治疗方法主张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肝动脉结扎等 。许多患者因此惧怕手术,求治于中医 。本病属于中医学症瘕范畴 。中医古籍对症瘕颇多认为是七情内伤,导致肝气郁滞,气滞血瘀,瘀积日久,则成症瘕 。本病的病因以气滞血瘀者为多件,或因饮食失节,脾虚失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滞脉络,与血气相结聚积而成症瘕 。
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行气疏肝、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但在具体治疗中应分辨气滞、血瘀之偏重 。如以血瘀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羚羊骨、水牛角、牛黄、赤芍清热凉血止痛;柴胡、黄皮核、素磬针等理气开郁;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走窜经络 。如以气滞为主,就采用以下药物:柴胡、郁金、黄皮核、素磬针等行气解郁;配丹参、红花、三棱、莪术、大黄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软坚散结、通络止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