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宝宝的耳朵“叫醒”有多难?

宝贝儿,快去洗手准备吃饭啦!第一遍 。妈妈最后的一道菜已经下锅了 。快点洗手去,听到了吗?快点!第二遍,汤已经快煮好了,该如何把宝宝的耳朵“叫醒”?
来了没有啊,快点去洗手啊,怎么还在玩玩具呀!第三遍,一边喊,一边把汤盛到碗里 。
快点!听见没?我数123了啊——
1——,2——,2.5——,2.6——
知道了,我是在洗嘛!宝宝终于站起来慢吞吞地去洗手去了 。
其实,这算好的,也就喊了三遍,数到了二点六七八,孩子就动了 。
还有喊十遍,宝宝依然沉迷在电视的世界里,完全听不见的;即使走过去揪着耳朵,还是放不下手中的玩具的 。
一次,两次,慢慢地,妈妈的声音小了,宝宝就完全听不见 。非得妈妈大吼一声:洗手去!快点!声音提高十倍,手里拿着衣架,宝宝才会有所行动 。
久而久之,我们发现,不吼不动,不拿衣架不动;不数一二三不动 。
为什么宝宝的耳朵越来越听不见妈妈的话呢?
原因不在于别人,还是在我们自己身上 。
我试过一个方法,只要能坚持还是有效果的 。但是,如果不能每次都去坚持,可能过段时间又会回到以前的吼叫状态 。
所以,我时常觉得带孩子不是我们不知道一些方法,只是能做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能去坚持一个好的方法和行为,实在是比减肥这件事容易不了多少 。

把宝宝的耳朵“叫醒”有多难?

文章插图
还是以喊吃饭这件事为例吧 。
1、平日里不要总是不停地在说说说,真要说,也一定是在宝宝的面前,让他看得到,听得见再说,针对一件事说明白,宝宝在去做的时候,尽可能就不要总是说了 。太啰嗦,宝宝就开启“免打扰”模式了 。
2、饭没有做好,不要提前喊,孩子也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 。
你喊一声,他眇一眼,发现菜才下锅,他拖两分钟,妈妈是不是也不会怎么急,默认了 。宝宝会认为也不过是提前打个招呼而已,没说要马上去做 。
3、不要隔着几间屋喊宝宝去做什么,喝水、吃饭、上厕所、写作业、帮忙拿个杯子啥的,孩子正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呢,如果比较投入,本来就不怎么容易分心听到 。还隔着那么远,声音还没传到宝宝耳朵里就被各种声音干扰了 。
4、在孩子认真的学习、游戏、看电视等这些事时,如果要叫孩子做什么,请妈妈一定要走到孩子的面前,拉着宝宝的手,喊他的名字,确认他已经完全听到、看到了妈妈,这时请看着宝宝的眼睛,语速适中、吐词清楚地说:宝宝,饭好了,我们现在必须马上去洗手吃饭,吃完了才可以继续玩玩具!
【把宝宝的耳朵“叫醒”有多难?】5、当妈妈们向宝宝说清楚了要做的事情后,请宝宝再把妈妈说过的事情重复一遍,确认孩子都听清楚、弄明白了妈妈交待的事再去做 。
从心理学上来说,一个人注意力的广度本来就比较有限,一般来说,如果不是两件事情都非常熟悉,我们都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里去做两件事情,也不可能那么容易从专注的状态中马上转移到另一件事情上 。
何况是小孩子呢?无论是在自律性、自制力还是注意力的集中与分散方面,都不能像大人一样协调的那么好 。
如果长时间要用非常大的声音或某种道具作为提醒的方式,会在无形中起了一种负强化的效果 。不听到“打雷”,不见到“衣架”,孩子就觉得可以不去执行 。
只是任何一种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了要马上改过来是比较有难度的 。但是,如果我们多注意一些,改变以前的那种方法,还是可以更容易地把宝宝的耳朵“叫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