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药治胃食管反流

1.哪些中药材可以治疗胃食管反流,那种可以煲的中药!!!

一味中药治胃食管反流

文章插图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产生的泛酸、烧心、吞咽困难、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等症状,伴有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组织损害 。中医称为“胸痛”、“吐酸”、“噎嗝”
该病有七大诱发因素:饮食过饱、过食辛辣酸甜食物、体位因素、季节气候因素、长期便秘、药物刺激、情志因素。
基本方:制半夏10克、黄连8克、黄芩8克、旋覆花12克、代赭石10克、竹茹12克、煅瓦楞12克、枳壳10克、木香12克、紫苏梗10克、甘草5克 。
胆胃不和:苦泛恶,胸胁烦闷,溲黄,舌苔黄腻,边尖红,脉弦数 。在上方基础上,佐以蒿芩清胆汤、温胆汤加减,重用黄芩、半夏、竹茹、枳壳、枳实、青蒿等 。
【一味中药治胃食管反流】肝胃不和 :胃脘胀气,攻撑作痛,痛连两胁,嗳气,泛酸,呃逆,嘈杂,心烦易怒,舌边略红,脉弦 。在上方基础上,加柴胡、川楝子、延胡索、海螵蛸 。
肝郁脾虚 :情绪抑郁,两胁胀满,不思饮食,腹胀便溏,恶心欲吐,嗳气吞酸,面色不华,脉濡细无力 。在上方基础上,加柴胡、白术、白芍、当归、茯苓、郁金、等 。
脾胃虚弱 :面色萎黄,肢体困倦,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嗳气泛酸,大便溏薄,胃脘胀痛,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在上方基础上,加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当归、柴胡、大枣等 。
气滞血瘀:脘腹胀痛,攻窜作胀,疼痛隐隐,舌有瘀斑,或舌下静脉怒张,脉涩不畅 。在上方基础上,加柴胡、赤白芍、川芎、川楝子、延胡索、生蒲黄、五灵脂、制香附、乌药等
2.中医治胃食管反流有什么方法?
早在《黄帝内经》中,便对胃食管反流病有所记载 。中医学认为,该病属“吐酸病”、“食管瘅”的范畴,病位在食管与胃,与肝、胆、脾、胃等脏腑关系密切,其基本病因是肝胆失于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上犯食管 。也就是说,肝、胆、脾、胃等脏腑的关系不协调,造成了胃食管反流 。通过协调脏腑之间的关系,使其“和谐”,就可治疗该病 。
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一定特色 。首先,辨证求因 。中医认为,治疗胃食管反流重在恢复肝、胆、脾、胃脏腑的生理功能,以求恢复脾升胃降、肝随脾升、胆随胃降的生理状态 。其次,中医治疗作用多靶点,各味药物的作用靶点各有不同 。比如,一部分药物通降和胃,重在促动力,恢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一部分药物调和胆胃同病与肝胃不和,重在抑酸、络合胆汁;一部分药物“和胃护膜”,重在保护食管粘膜、促进其愈合;此外,还有一部分药物疏肝理气,健脾和胃,重在调节内脏 。
这样的多靶点治疗,可协调脏腑之间的关系,恢复胃肠道正常蠕动方向 。
再者,中医用药个体化、更灵活 。对于个体而言,导致反酸、烧心的主要矛盾可能不同,中医能根据不同患者,选择不同的药物以及不同的剂量组方,以求尽量适合患者病情 。值得关注的是,中医中药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酸碱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反流造成的胸痛以及某些西药治疗失败的病人常具有较好疗效 。
3.胃食管反流中医调理的效果好吗?
从中医角度讲,胃食管反流,主要可以分为肝胃不和型、肝胃郁热型与胆热犯胃型三种证型 。不同证型,有不同的治疗原则,下面咱们就来分别说一下吧 。
对于肝胃不和型的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咱们中药调理以疏肝和胃降逆为治疗大法,方子可以用逍遥散加减 。中药包括:柴胡,香附,生姜,郁金,薄荷,百合,炙甘草,合欢皮,大枣,旋覆花,代赭石,合欢花等药一块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