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按摩哪个部位图

1.按摩什么穴位能强肝

脂肪肝按摩哪个部位图

文章插图
1.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在此穴都可体现,所以春季养肝护肝可多按摩太冲穴,方法-用拇指指尖对穴
位慢慢地进行垂直按压 。
2.肝腧穴: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脏疾病的防治 。中医理论认为脏腑出现病变时都可在其相应背俞穴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即可了解肝脏健康情况,又能治疗其病变 。
3.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此穴作用非常广泛,长期按摩可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管硬化等等 。所以经常按摩此穴对脂肪肝的防治有很大的益处,方法每天每侧按揉30~50次,酸胀为度 。
穴位按摩只是养肝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还要食疗茶疗一起调理 。特别对于有肝病的人来说,茶疗是最佳的养肝护肝方式,可以做到全面调理,缓解肝病的恶化 。关于养肝护肝的方法,我搜集的一些相关资料的网址http://soucang.baidu.com/P5mAQ5jvKWa,你可以去多了解一下
2.脂肪肝如何穴位按摩?
穴位也就是经络线上出现异常反应的地方 。身体有异常,穴位上便有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 。脂肪肝的按压异常大概在期门穴、肝俞穴所在之处 。脂肪肝患者记住以下穴位与按压方法可达到有效防治目的 。
(1)足三里 。人体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 寸 。
长期按摩足三里,还可以降低血脂、血液黏度化,预防中风发生 。
足三里穴的作用非常广泛 。每天每侧按揉30 ~
50 次,对于防治脂肪肝有极大的益处 。
(2)阳陵泉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正坐屈膝垂足位,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取 。阳陵泉在临床上就被用来作为脂肪肝治疗作用明显 。
(3)太冲 。在足背部,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也有原动力的意思 。
(4)行间 。足背,第1、2 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行间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
(5)期门 。仰卧位,先定第四肋间隙的乳中穴,并于其下二肋(第六肋间) 。
(6)中脘 。本穴为治疗消化系统病证常用穴,具有健脾益气,消食和胃的功效 。
(7)肝俞 。取穴位置:该穴位于背部,当第9 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穴是肝脏在背部的反应点,刺激此穴有利于肝病的防治 。
(8)内、外关穴 。能通经脉,调气血 。方法:
以一手拇、食指相对分别按压内关、外关穴位,用力均匀,持续5 分钟,使局部有酸重感,有时可向指端放射 。
(9)大椎穴 。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扶正祛邪 。方法:坐位,头略前倾,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捏起大椎穴处皮肤,做间断捏揉动作 。
(10)肝炎穴 。疏通经络,补虚泻实,行气止痛 。方法:下肢膝关节屈曲外展,拇指伸直,其余四指紧握踝部助力,拇指指腹于内踝上2 寸之“肝炎穴”处进行圆形揉动 。
经常按摩这些穴位能够有效防治脂肪肝,同时配合运动和饮食调理,效果更好 。
3.脂肪肝图片一般有哪些
这个没有,可以告诉你一下症状,轻度的一般症状不明显,恶心呕吐恶心与呕吐是中后期度脂肪肝临床的常见症状 。遇到这样的事情还是可以选择喝德甫的杆唯慷茶,可以清理肝上脂肪 。平时可以多吃下面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