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正确使用筷子教案


附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正确使用筷子教案

文章插图
大班社会活动正确使用筷子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了解筷子的形状和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社会活动课,快来看看正确使用筷子教案吧 。
活动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选自大班(秋期)健康《正确握筷子》,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 。常言道,心灵手巧 。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 。用筷子夹食物时,不光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 。从大脑各分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 。
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 。大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 。但班里有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 。因此,我选此活动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形状和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
2、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
3、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知道多活动手指有益健康 。
4、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理解团结力量大 。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筷子的形状和用途,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
难点: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 。
2、每组一只托盘,里面装有玻璃球、纸球、花生粒、豌豆粒若干 。
3、《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
4、幼儿用书第12页、第13页 。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
1、教师说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
2、引导幼儿说出谜底——筷子 。
二、幼儿认识筷子,并说说它的用途 。
1、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 。
2、请小朋友们拿起筷子,说说筷子是什么样子的?(一头是圆圆的,另一头是方方的),筷子有什么用呢?
三、幼儿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
1、小朋友们都说筷子可以用来吃饭和夹菜,请小朋友们夹一夹 。
2、教师讲解示范拿筷子的正确姿势: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两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的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
四、幼儿分组比赛用筷子夹夹托盘里的东西,并说一说感受 。
1、幼儿先夹一夹托盘里的玻璃珠和纸球,并说一说什么好夹,什么不好夹,为什么?若姿势不正确要及时纠正 。
2、把筷子分开,看看能不能夹起东西,认识团结的力量 。
3、在此基础上分组比赛:幼儿随着音乐声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夹托盘里的东西,看谁夹的多 。
五、小结:“健康博士告诉我”使用筷子的好处 。
1、通过健康博士的谈话,让幼儿明白多动手的好处 。
2、筷子只有中国人使用,使用它能灵活我们的双手,手是我们的“第二脑”手指灵活会使我们更聪明 。
我们一定要经常活动手指,让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