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生活中的防盗教案


大班安全生活中的防盗教案

文章插图
大班安全生活中的防盗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 , 活动目标 , 活动准备 , 活动过程 , 活动结束等内容 , 结合生活实际 , 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 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安全活动课 , 快来看看生活中的防盗教案吧 。
设计意图
清晨 , 明明一来园就同大家介绍昨天在公共汽车上 , 妈妈手记被偷 , 以及众人帮忙抓小偷的事情 。小朋友们听得非常投入 , 并自发地加入讨论 。抓住孩子的这一兴趣点 , 自然就产生了“生活中的防盗”的主题 , 这个教育内容源于幼儿的生活 , 又是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 , 既可以满足幼儿的需要 , 反映最近发展区的水平 ,  又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 拓展孩子的视野 , 具有非常现实积极的意义 。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 , 了解防盗的设施与方法 。
2、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 激发求知欲、创造力 。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防盗设施、方法的图片资料 。
2、介绍“电视监控”“报警系统”、“电子门”“保险柜”的录象 。
3、画有“住宅小区、银行、博物馆、超市、幼儿园”的图片 。
4、红色水笔人手1支 。
5、实物投影仪1台 。
幼儿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经验准备的过程 , 教师在交代任务时 , 把自己纳入其中一分子 , 以合作者的身份介入 , 突出了孩子的主体性 。但教师在准备时 , 着眼点在考虑孩子收集有难度的材料 , 同时尽量准备可以用不同的手段来展示的 , 如多媒体课件、录象等较为生动的形式 。
活动过程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
讨论:你们家有没有被偷掉过东西 , 是怎么一会事?
(从孩子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 , 孩子参与踊跃 , 描述绘声绘色 , 兴趣充分激发)
2、了解各种防盗方法 。
(1) 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防盗方法 。
(通过实物投影仪 , 幼儿把准备的图片资料在电视屏幕上展示 , 并介绍给大家)
(2) 幼儿布置展板 , 教师鼓励幼儿观看并相互介绍 。
[活动前与家长的沟通非常有效 , 在家长的支持下 , 孩子准备的材料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门、防盗窗、猫眼、围墙以及外墙上嵌着碎玻璃的照片;有从网上下载的从古至今形状各异的锁(包括指纹锁、密码锁、插卡锁)的图片资料;农村双重门的模型;密码箱、锁、家庭报警器等实物;在银行工作的家长还拍摄了101运钞车、全副武装的防暴运钞员的照片;公安家长提供了警车、警员的照片;外企家长打印了电子门、保安室的资料……]
(这个环节 , 有意关注幼儿个别差异 , 尤其是在活动前重点帮助了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准备材料 , 使他们此时感受同伴欣赏与鼓励 , 激发学习的欲望 。努力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 实施发展的全面性与差异性原则 , 探索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问题 。) (3) 鼓励幼儿把知道的更多的防盗方法介绍给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