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想要“二孩”48%受制于“父母帮带”


七成想要“二孩”48%受制于“父母帮带”

文章插图
2130个调查样本数据显示(以下为多选):
70.38%:“如果符合‘单独二胎’政策,会要‘二胎’ 。”
“您会因为哪些原因而选择生‘二胎’?”
65.73%:“对孩子有积极影响 。”
54.98%:“一个孩子孤单,两个孩子多个伴 。”
52.68%:“等自己老了以后,可以分担赡养压力 。”
“家里长辈要求”占38.31%
“自己喜欢小孩”占27.09%
“影响您选择要‘二胎’的因素是什么?”
“养育孩子的费用高”占比最高,达57%
其次是“父母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占48%
■采访人员手记
对于现在70后、80后夫妻来说,选择要“二胎”也许是为了“儿女双全”,圆了他们心中的那个“好”字 。又或是不想让自己儿时的那种孤独和无助,重新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不管是哪种情况,在实现这些美好愿望的同时,每一个为“二胎”努力的家庭,在他们获得之前,都必须先学会放弃 。他们的生活、事业、青春,随着小生命的降临,所有这一切都要做好准备 。(刘洋)
■放眼国内
想要的多 真要的少
2014年新出生人口达1687万人,较2013年多47万,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自去年1月浙江省率先实施单独两孩以来,这一政策已逐渐在全国推开 。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近日表示,这一数字基本符合预期 。
从全国来看,生育意愿低、实际出生人数更少,成为单独两孩政策实施的普遍情况 。浙江去年实际出生1.6万余人,远低于预期的8万人;河南去年受理再生育申请3万件,实际出生人数仅为1万;河北调查显示,63.15万户“单独一孩”家庭中,只有20.49万户确定生育二胎……
专家分析,受单独两孩政策影响,预计2015年出生人口较2014年将增加100万左右 。尽管国家有关部门认为政策效果符合预期,但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陆杰华认为,106.9万的申请数字,比实施之前200万的预期低了很多,而实际生育数将会更少 。
2015年或现出生小高峰
“井喷”式申请再生育数量未超预期,今后走向如何?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教授郑真真表示,“再生育申请”数量和真正的“再生育”数量并不是一回事 。“‘单独两孩’政策落地的影响会逐步显示在出生人口正常的波动上 。”
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钟东波表示,很多符合政策的家庭没有在当年生育,并不是不想生,可能还没有做好准备 。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在研讨会上说,去年出生人口跳跃式上升的基础上,2015年出生人口可能再度较大幅度攀升,或将逼近1800万 。他判断,单独两孩的出生可能会大量出现,新的出生小高峰将如期而至 。
不过,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认为,生育意愿从申请、展现到付诸实践,数量也会持续衰减 。“育龄妇女人口基数不断萎缩,即使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不变,婴儿出生数量也会减少 。即使2014年、2015年出生人口增长,‘婴儿潮’也很难出现 。”
专家们指出,随着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变迁,人们的生育理念已发生深刻改变:“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不再占据主导 。即便生育政策更加放开,也很难再现过去“多胎常态”的社会情景 。
“普遍两孩”政策还有多远?
关于今后的人口政策,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健认为:“从双独两孩到单独两孩,再逐步过渡到普遍两孩政策,这是为了避免人口结构上的骤涨骤跌,但单独两孩政策是过渡政策无需争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