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痉挛的发生与孕妇血中钙质有密切关系

妇女在怀孕后 , 特别是第一次怀孕的妇女 , 往往有可能突然发生下肢痉挛 , 即常说的“小腿抽筋” , 很多孕妇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的 , 因此感到十分紧张 。因此 , 有必要将引起孕妇下肢痉挛的道理 , 以及防治的办法介绍一下 。

下肢痉挛的发生与孕妇血中钙质有密切关系

文章插图
临床研究证明 , 当人依内血钙过低时 , 人体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就会增加 , 容易被“激动” 。当肌肉被“激动”时 , 其表现就是肌肉收缩 , 而肌肉的收缩如果呈现持续性的状态 , 则就称作痉挛 。
这种表现为下肢肌肉时 , 则就称作下肢痉挛 。因此 , 怀孕期缺钙 , 是引起下肢痉挛的主要原因 。那么 , 为什么在孕期会出现这种缺钙的现象呢?原因是 , 妇女怀孕后 , 由于胎儿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 , 特别是胎儿骨骼的发育 , 需要大量的钙质 , 而这些钙 , 也包括各种营养 , 都是通过胎盘从母体的血液中摄取而来的 。平时母体的供给与胎儿所需要的钙质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如果遇到下述情况 , 如母体饮食中钙质不足或本身吸收钙质的能力低落时 , 那么就会造成血中钙质含量的降低 , 以至引起肌肉痉挛 。如果钙质缺乏比较严重时 , 那么不但可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 , 而且还可引起孕妇发生手足搐栩和骨质软化症 。
下肢痉挛的表现有什么特点呢?由于发生程度的不同 , 在整个妊娠期可有症状减轻的时候或呈间断性的发作 , 也有自己痊愈的 , 对于体质虚弱的孕妇比较容易发病 。又由于下肢痉挛与孕妇血钙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 往往是 , 什么时候孕妇缺钙 , 什么时候就可发生下肢痉挛 。一般在妊娠早期比较轻 , 而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可逐渐加重 。偶尔也有从妊娠7~8月开始才发生下肢痉挛的 。痉挛的发生时间一般多在晚上或睡觉的时候 。若在白天发生 , 则症状可较轻 。在夜间发作的次数多在4~20次不等 , 持续时间可达1一3分钟 。实践证明 , 孕妇久坐、受寒、疲劳可诱使小腿痉挛的发生 。但与偏食、营养状况和职业性质无明显关系 。
孕妇如发生下肢痉挛 , 首先不必在心理上产生过重的思想负担 , 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下述方法来预防和治疗 。
1.临睡前可用温水洗脚 , 洗时用双手在小腿后面 , 由下向上加以按摩 , 每次施行10~15分钟 。
2.由于下肢痉挛的发生与孕妇血中钙质有密切关系 , 因此在饮食中宜适当多吃含钙的食物 , 如鱼、鸡蛋、青菜、豆腐、牛奶等 。
3.药物方面有:①乳酸钙:0.6克 , 每晚3次 。②葡萄糖酸钙:0.3~0.5克 , 每日3次 。③阿托品:0.6毫克 , 每晚一次 。④阿托品0.6毫克和泛酸钙0.05克 , 每晚一次 , 连服1一2周 。⑤中医中药:知母12克 , 木香12克 , 白芍12克 , 甘草5克 。
【下肢痉挛的发生与孕妇血中钙质有密切关系】 使用药物 , 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通过上述方法处理后 , 尤其是采用中医中药 , 对于治疗妊娠期下肢痉挛 , 是有良好的效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