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什么是中医食疗学?食疗与药疗有何差别?
食疗即食物疗法,是利用食物进行防病治病,或促进病体康复,是以食品的形式来具体应用 。它既不同于药物疗法,也与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别 。
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的关系
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有很大的不同 。食物治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人体基本上无毒副作用 。也就是说,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颇特性,能够有针对性地用于某些病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心的康复 。但食物毕竟是食物,它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主要在于弥补阴阳气血的不断消耗 。
因此,即便是辨证不准确,食物也不会给人体带来太大的危害 。正如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说“食疗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 。因此,食物疗法适应范围较广泛,主要针对亚健康人群,其次才是患者,作为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的辅助手段,随着日常饮食生活自然地被接受 。
药物疗法主要使用药物,药物性质刚烈,自古有“毒药”之称,主要是为治病而设,因此药物疗法适应范围较局限,主要针对患者,是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如若随便施药,虚证用泻药,实证用补药,或热证用温性的药物,寒证用寒凉性质的药物,不仅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使原有的病情加重,甚至恶化 。因此用药必须十分审慎 。
食物疗法寓治于食,不仅能达到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给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觉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这种自然疗法与服用苦口的药物相比迥然不同,它不像药物那样易于使人厌服而难以坚持,人们容易接受,可长期运用,对于慢性疾病的调理治疗尤为适宜 。
此外,食疗用品在剂型、剂量上不像药物那样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更换,它可以根据患者的口味习惯进行不同的烹调加工,使之味美色艳,寓治疗于营养和美味之中 。
当然,由于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各有偏长,故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应利用其所长,运用于不同的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阶段,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相互配合,相互协同,相得益彰 。
5.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中医食疗所学知识,进行养生,保健和疾病预防
饮食定量,主要强调饮食要有限度,保持不饱不饥,尤其是不暴饮暴食 。否则会使肠胃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产生 。如《黄帝内经》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千金要方》更明确指出饮食过量的害处,“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 。饮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癖”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主要靠脾胃的功能正常,若饮食过量,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食物,势必加重胃肠负担,使食物不能及时消化,进一步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输布,从而产生一系列疾病 。
相反,进食过少,则脾胃气血化生乏源,人体生命活动缺乏物质基础,日久会导致营养不良以及相应病变的发生 。因此,饮食有节,食量有度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
定时
我国传统的进食方法是一日三餐,即早、中、晚三餐 。这与饮食在胃中停留和传递的时间有关 。食物进入胃中,一般素食4小时,肉食约6小时,然后由胃经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当胃剖空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饥饿感,故可再度进食 。研究证明,早、中、晚这三个时间内人体的消化功能特别活跃 。按照相对固定的时间,有规律地进食,可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有节奏地进行活动,脾胃协调配合,肠胃虚实交替,有张有弛,食物则可有条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和利用 。
- 对中医养生的认识论文
- 孕前保健的重要性,你知道吗
- 神农食疗炖汤
- 中医食疗养生学心得
- 中医食疗糕方
- 饮食养生方法
- 中医食疗与养生的书籍
- 中医养生食疗汤
- 1岁宝宝口臭怎么办 老中医告诉你食疗方
- 肝硬化煲汤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