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保健技术

1.有什么食疗养身保健的方法?

中医食疗保健技术

文章插图
药膳具有丰富饮食、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在应用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不应滥用 。应正确对待药膳与药物的关系 。药物是去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多用以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 。食物疗法不能代替药物疗法,但是药膳在保健、养生、康复中却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慢性病、老年病,部分妇女、儿童疾病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得到保养调理与治疗 。
中医治病之法不一而足,如药物、食疗、针灸、按摩、气功、心理、音乐、药浴等都是中医治病之法,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不可滥用 。合理的食疗,不仅所含的营养成分齐全,配方恰当,色、香、味、形美观,能增进病人食欲 。而且,那些针对不同疾病的病理变化制定的食疗配方,在健康恢复阶段还能起到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中医《内经》中提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且,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说明药物主要是袪除病邪,而以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富有营养的食物来补益精气,这样,邪气去,正气方可早日恢复 。中医食疗的特点,尚难从现代医学的知识进行理解,也不能单纯以营养素的含量和作用来解释,重视食物的不同性味和作用,就是用食物性味的特点来调整人体气血阴阳,扶正袪邪,以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
食物的性是批“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食性 。凉性和寒性,温性和热性,在作用上有一定同性 。只是在作用大小方面稍有差别 。此外,有些食物其食性平各,称为平性 。能减轻或消除热症的食物,属寒凉性;能减轻或消除寒症的食物属温热性 。
一般认为,寒凉性食物大都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常用于热性病症 。温热性食物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于寒性病症 。平性食物则有健脾、开胃、补益身体的作用 。食物的味,是指“五味”,即辛、甘、酸、苦、咸五种 。
五味作用如下:辛,就是指辛辣或辛凉的滋味,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如胡椒等;甘,就是指甜的滋味,有滋补、和中、缓急作用,如蜂蜜等;酸,指有酸的味道,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醋等;苦瓜等;咸,指有咸的味道,具有泻火、燥湿、宣泄等作用,如苦瓜等;咸,指有咸的味道,具有软坚散结及润下通便作用,如海带等 。
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 。食疗的具体形式就是药膳,是以辅助治疗某些疾病为目的,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如《内经》提出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针对不同的体质用不同的食疗方法,再加入一定量相应的中药配制而成,属非定型包装的菜肴或主食 。药膳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疾病、疾病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药膳,对症立方用膳 。
但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保健、补养却有一些相同的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应注意有针对性地辨证施膳 。
1)少儿的应用原则少儿应用原则与成人相比,在生理上最主要的区别是少儿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尚未成熟与完善,属于稚阴稚阳,脏腑娇嫩,易虚易实 。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易于出现热症、阳症,处于生长期需较多的营养物质,且小儿脾胃不足,过食生冷、油腻之品极易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 。因此小儿的饮食应少温补,多样化,富有营养,易于消化,且尤其应注意时时呵护脾胃,以补后天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