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孩”为何不火 养不起手续繁怕结扎( 二 )


生后强制“结扎”?
结扎承诺书 望之即却步
东莞当地一家网站关于生“单独二孩”的网络投票中,有21.13%的网友认为“要签订‘结扎协议’,让‘单独’家庭望而却步” 。采访人员了解到,目前东莞有部分居委会要求申请人在填写材料时,签一份“产后结扎”的承诺书 。东莞一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对此解释称,承诺书并不强制要求签,但即使不签这个承诺书,生完后还是需要结扎 。
采访人员登录东莞当地一网站的问政平台看到多条有关“结扎”的投诉 。一名黄姓网友留言说:“我是东莞市麻涌镇漳澎村的,现在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在当地办申请,居委会要求我们签一份结扎同意书,如果不签就不发证给我们 。”
对于此类投诉,东莞市卫计局的回应完全相同:“根据《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已生育一个子女的育龄夫妇,女方首选使用宫内节育器;已生育两个以上子女的,一方首选结扎措施 。如果存在医学上认为双方不适宜结扎的情况下,可到指定的计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查,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指导下,负责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节育方法 。”
“虽然上级说结扎是首选,不强制结扎,可基层居委会不执行有什么办法?”折腾了两个月才拿到准生证的叶先生也签了结扎承诺书,他无奈地表示,此举只是为了让小孩出生后能顺利地拿到户口 。
深圳
申请比例近三成比预期低
羊城晚报讯 采访人员王俊报道:早在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之初,深圳市卫计委在全市范围内做了前期调研,被调查的深圳“单独”家庭中,超8成有生育二孩意愿 。当时的调研结果显示,满足条件的深圳户籍“单独”家庭约有4万户,其中已经生育了一个孩子的家庭为3万户,初步估计还处在生育年龄且有生育意愿的有3.2万户左右 。
不过政策放开后半年过去了,截至9月30日,深圳市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市“单独”再生育申请为10446例,审批通过的9453例 。经过测算,深圳提出再生育申请的家庭比例为10446/40000=26.12% 。
尽管26.12%这个数据比全国的2.5%高出不少,但在深圳市计划生育协会常务副会长陶林看来,这个数据还是比他预期的偏低,这说明深圳市民在“单独二孩”政策面前的选择较为理性 。
已经申请的
不少因“年龄不饶人”
据悉,深圳自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以来出现明显的申请者“大龄化”现象——截至6月30日共受理单独家庭再生育申请6108份,已办理再生育登记5887份,其中80%以上是30岁以上育龄妇女,35岁以上的超过了20% 。对此陶林分析指出,年龄偏大是“单独”家庭提出再生育申请的主要原因 。
已经34岁的深圳妈妈陈女士是提出再生育申请者之一,“再生一个,就算养育成本高些,就当是交社会抚养费了 。我这个年龄,如果不赶紧申请,不知道过几年还能不能怀上 。”陈女士身边好几位朋友都有类似的想法,“年龄不饶人”成为她们的最大考虑 。
现在已怀“二孩”35周的张妈妈则说:“想想自己从小就是独生子女,成长过程挺孤单的,长大了家里有个什么事情也没人商量,还是生两个好,希望(第二个孩子)给大女儿成长做个伴 。”张妈妈还说,自己有些在国外生活的同学也都是生两个,“看来还是两个更和谐” 。
还不申请的
怕负担重忧影响工作
在深圳符合条件的家庭中,为何有7成多的家庭尚未提出申请呢?采访人员了解到,他们主要是因为“两个孩子之间间隔年龄不够”、“经济负担太重养育成本太高”、“工作计划全被打乱”、“年龄太大怕婴儿发育质量不好”等原因,正在犹豫,或反催舍弃掉生育“二孩”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