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防范手足口病消毒是No.1


提起手足口病 , 家长们并不陌生 , 今年春夏之交 , 它气势汹汹再次来袭 。江苏省人民医院河西分院门诊显示 , 该院儿科五六月份接诊的手足口病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 , 门诊每天都能接触到数例手足口病患儿 , 门诊量比去年几乎翻番 。而全国五六月份报告的丙类传染病中手足口病均居首位 。眼下幼儿园已经放假 , 专家对一般家庭预防手足口病做了实用易行的几点提醒 。
专家提醒
1.宝贝发病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 , 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 同时要密切观察 。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 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
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 , 应立即送孩子到医院就诊 。
2.一般家庭怎么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 , 讲究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 , 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 。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 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 , 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
3.宝贝感染特别注意啥?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 , 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 , 不要随意丢弃 , 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 , 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 。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 , 还应及早告诉老师 , 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 , 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 , 防止传染其他孩子 。
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 , 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 , 以减少交叉感染 。
4.日常用品咋消毒?
如果家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 可采用以下方法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污染的玩具、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孩子的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 , 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
【家庭防范手足口病消毒是No.1】1.手足口病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一般全年均有发生 , 5-7月为高发期 。大多数患者发病时 , 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 , 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 , 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溃疡 , 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 , 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
2.手足口病有疫苗吗?
目前没有疫苗 , 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 , 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 , 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 , 不会留下后遗症和疤痕 。
3.哪些人容易患手足口病?
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 。
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 , 也无任何症状 。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 , 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 , 避免传染给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