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乙肝能治好吗( 三 )


参考资料:
2000-8-20 作者:小山 搜…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3.乙肝能治好吗??
乙肝医学常识
一、危害与传播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健康,影响生活质量 。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可能半数以上世界人口曾受感染,每年发生5千万例新感染,每年1百万人死亡 。约世界人口的5%为慢性HBsAg携带者 。根据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可分为:高流行区(>8%)、中流行(2%~7%)、低流行区(<2%) 。中国是高流行区之一 。据统计,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感染率概况是:抗HBc及/或抗HBs阳性者约为60%;非感染人群占26%;慢性乙型肝炎达2%;HBsAg阳性的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为10%;HBsAg阴性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为2% 。
由此可见,我国乙肝流行状况是十分严峻的 。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各种急性、慢性乙肝病人以及HBsAg携带者 。由于HBsAg携带者常无症状,不易被发现,因此HBsAg携带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传染性的强弱与病毒的复制状态有关 。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为HBeAg 、HBV-DAN,此二项阳性者传染性强 。
HBV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等传染 。由于病人或携带者血液中HBV含量较高,而在体液和分泌物(如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中含量很微,因此HBV以血液传播为主 。
在我国HBV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围产期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其中有些传播途径是重叠的,实际都可能与血液暴露有关 。
粪便中不含有HBV或HBsAg,故不可能经粪-口途径传播 。另外,蚊、臭虫等吸血昆虫在HBV传播中的作用尚无确实的证据 。
对乙肝病毒无抵抗力、易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称为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的感染多与血液传染有关,也与日常生活暴露有关 。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母亲是HBV感染者的婴儿、HBV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吸毒者、性传播疾病病人、血液透析病人、监狱犯人、部分医护人员等 。
二、病因与临床
众所周知,乙肝的致病原是乙肝病毒 。
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生存、复制后 。再排出到血液中,所以不仅血流中病毒高负荷,而且肝脏的大多数肝细胞都被感染 。HBV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病变,只是在肝细胞内生存、复制,其所复制的抗原表达在肝细胞膜上,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来辨认,并发生清除反应 。而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同,从而病程发展也不同 。
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健全,免疫系统被激活后识别乙肝病毒,攻击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并清除之,这就导致了急性乙肝;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被激活,但处于低下状态,机体对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反复攻击,但是又不能完全清除之,导致肝组织慢性炎症反复发作,这就是慢性乙肝;如果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耐受状态,不能识别乙肝病毒,因此不攻击已感染病毒的肝细胞,病毒与人"和平共处",这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
三、检查项目
乙肝病毒感染者或者怀疑传染上乙肝病毒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检查指标主要有以下项目:
肝功能:主要为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乙肝“两对半”:即 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
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
核心抗体(抗HBc) 。
HBV-DNA:即乙肝病毒遗传基因DNA
肝组织学检查:通过肝脏穿刺取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查,确定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 。
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 。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时,ALT、AST就会从肝细胞内大量释放入血,导致血清中ALT、AST升高,因此ALT、AST升高是判断肝细胞损害的一个敏感指标 。但是除了病毒性肝炎外,其它类型的肝炎或肝脏疾病,ALT、AST也会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