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前查乳腺莫用X线

【35岁前查乳腺莫用X线】

35岁前查乳腺莫用X线

文章插图
乳腺普查广东目前发病率约为1%
“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目前在国内已经完成了3万多例普查,普查结果显示,9.99% 。的人被检出患有乳腺癌,其中早期的占36% 。广州完成的3000例普查结果也表明乳腺癌发病率在1%左右 。
“今年年初我们才在北京开完阶段性的总结会,总体反映效果非常不错,我们今年争取再完成对5000例人群的普查 。”对此,“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广东首席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苏逢锡教授表示 。
“在我国,八成乳腺癌患者被发现时已经是晚期,而美国刚好反过来,发现时八成是早期 。”苏逢锡介绍,女性一生患上乳腺癌的几率平均为10% 。在美国,1/3的女性癌症病人都是乳腺癌的受害者,而中国目前的乳腺癌发病率也已经达到了35/10万~45/10万 。
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刚刚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乳腺癌已经成为对女性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 。
他说,“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主要把对象锁定在35~70岁的女性身上,因为在中国的乳腺癌患者中,这个年龄段的人占到总发病人数的85% 。而早期发现的乳腺癌患者基本可以保住乳房不被切除、得到根治并且节省大量医疗费用 。
由于35岁以下的妇女乳腺较致密不易发现病灶而此时乳腺组织对放射线损伤较敏感,故乳腺X线摄影不适于35岁以下的妇女 。“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广东首席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苏逢锡教授表示,普查对象锁定在35~70岁女性身上,目前广东发病率约1% 。不少专家建议应将“触诊”也纳入普查 。
腋窝触诊也可发现癌
苏逢锡介绍,根据乳房肿块的部位、大小、边界、质地、活动度、与皮肤及胸肌有无粘连等,从而作出对病变性质的判断 。采访人员了解得知,触诊时有经验的医生常常会用手轻轻地托起乳房或增加皮肤张力,以发现轻微的牵拉后皮肤是否引起凹陷,如是则常提示早期乳腺癌的可能 。为了检查肿块和深部组织的关系,病人有时被要求两手叉腰,使胸肌处于收缩状态,如果肿块侵犯胸肌筋膜或胸肌时则在胸肌收缩时患侧乳房抬高,活动受限 。用两手指腹平坦地在乳房表面按象限或按时针方向作触诊,不能用手指抓捏乳腺,以免使正常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 。
据了解,腋窝和锁骨上淋巴结是乳腺癌的区域淋巴结,故腋窝的触诊也是体检的一部分,有时因为腋下触及淋巴结而发现隐性乳腺癌 。检查一般采用坐位,患者手臂被检查者托起而使腋窝自然松弛,以便检查 。锁骨上淋巴结检查时医生常用双侧拇指轻触患者的锁骨上窝 。
小于35岁莫用X线
苏逢锡介绍,为了实现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定期的进行乳腺X线检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他介绍,对于50岁以上的妇女建议1~2年一次双侧乳腺X线检查 。若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妇女,如家族乳腺癌病史、既往乳腺癌史、良性肿瘤及活检史,或者月经初潮13岁以前、第一胎足月生产30岁以后、绝经在55岁以后等,建议40~49岁阶段就开始每年一次的乳腺X线检查 。在定期乳腺X线摄影的同时,还可以结合每月一次的自我检查和定期的临床体检 。
也有专家指出,由于35岁以下的妇女乳腺较致密,X线检查常不易发现病灶;而且此时的乳腺组织对放射线的损伤较敏感,故乳腺X线摄影不适于35岁以下的妇女 。
专家建议将乳腺体检和乳腺X线用于普查
不少专家建议将乳腺体检和乳腺X线摄影结合起来用于乳腺的普查 。据苏逢锡介绍,乳腺是位于体表的器官,当发生病变时比较容易进行体格检查;然而乳腺又是女性的重要内分泌器官,它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和在月经周期中乳腺可以有不同的变化,有时可能掩盖恶性肿瘤的存在,而有时又可能将正常的改变误认为是肿瘤 。所以细致而正确的乳腺体检有助于发现乳腺肿瘤以及鉴别乳腺的良恶性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