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地坐月子

我国民间普遍流传着妇女产后坐月子的风俗习惯 , 忌讳的东西也不少 , 老一辈把它们当做金科玉律 , 年轻一代却不以为然 。上期刊登了《洋阿姨三弹“坐月子”》一文 , 我们不妨就文中提到的一些禁忌做个客观的剖析 。《洋阿姨三弹“坐月子”》中秦妈妈说 , 产妇月子里“忌吹风”、“忌沐浴”、“忌活动”、“忌生冷”、“忌食物” , 而时下不少年轻人 , 特别是城里的年青一代 , 却把月子里的这些习俗看成是完全没有科学根据的陈规陋习而一棒子打死 。其实 , 某些部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 只是秦妈妈操作起来不够科学而已 。先说忌吹风 。在不少地方 , 不论天气如何炎热 , 产妇在月子里都要穿着长袖衣、长裤 , 紧戴帽子或围巾裹头 , 甚至怕漏边风 , 把袖口和裤口都束起来 , 终日呆在门窗紧闭的居室里 。这是怕产妇抵抗力低 , 易受风寒而感冒 , 出发点是好的 。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 居室内的空气因不能流通而变污浊 , 气味难忍 。特别在夏天 , 产妇体内的热量不能散发 , 使体温升高 , 很容易会因此而中暑 , 出现高烧、抽搐、昏迷 , 甚至危及生命 。
正确的做法是:产妇的居室一定要清洁舒适 , 保持空气清新 。冬天要定时打开窗户通风换气;夏天更要打开窗户 , 以利通风 。但应避免强对流风直吹或室内温度忽高忽低 , 如温差变化太大 , 会使产妇易患感冒 。二说忌沐浴 。很多地方严禁坐月子的妇女洗澡、洗头甚至刷牙 , 认为这会导致日后年纪大时周身酸痛或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 。其实这是毫无科学道理的 。产后皮肤排泄功能旺盛 , 出汗较多 , 阴道又有恶露排出 , 污染外阴 , 如不讲究卫生 , 及时清洁 , 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 。经常洗澡 , 可保证汗液排出通畅 , 有利于体内有害代谢产物的清除 , 预防感染;有利于消除分娩导致的疲劳 , 促进体力的恢复 。
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 , 选择擦浴或淋浴 。
正确的做法是:产妇如果是剖腹产、产后身体过于虚弱、发热或患有其他疾病 , 伤口尚未愈合时 , 可用温水擦浴 。如出汗较多 , 或是在夏天 , 应勤擦身、勤更衣 。待伤口愈合、身体各方面恢复正常时 , 可改为淋浴 。西方国家主张经阴道正常分娩的产妇在产后24小时便可开始淋浴 。洗澡时 , 水温要适宜 , 夏天水温略高于体温便可 , 而冬天则应更高些 , 以免着凉 。
冬天洗澡时室温最好能调至36~38摄氏度为宜 。头发应勤梳洗 , 每天都应刷牙和用温水漱口 , 保持口腔清洁 。要注意的是:整个产褥期都忌盆浴 , 因为分娩时子宫、阴道、会阴等处有创伤 , 盆浴易致污水感染创面 , 或流入阴道内引起子宫及盆腔的感染 。
三说忌活动 。有些地方的风俗强调产妇在月子里要绝对静卧 , 无论吃、喝、拉、撒均在床上进行 , 认为这样才能保证身体的复原 。虽然强调产后要好好休息 , 但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很重要 。早期下床活动 , 有利于子宫的复原和恶露的排出;促进血液循环 , 减少盆腔及下肢血栓形成的机会;促进肠蠕动 , 增强胃肠的消化功能和减少便秘的发生;促进腹壁、骨盆底肌肉和韧带张力的恢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