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大象和蚊子教案( 二 )


(三)以乐器在故事中发出的声响为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师:故事里面讲的是谁和谁的事情?(是大象和小蚊子的事情)
教师:哗啦啦的小手铃声是谁来了?(是一群小蚊子)
教师:“咚——咚——咚”的小鼓声是谁发出的声音?它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教师:“呱——呱——呱”的蛙鸣筒声在故事里是什么声音?是谁在做什么?为什么要那样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赶走蚊子,不让蚊子叮自己)
教师:在故事里,小鼓最后为什么发出了“咚!咚!”两下重重的声音?(大象生气了,使劲跺脚呢)
教师:大象跺脚后,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样子?(幼儿边答“小蚊子被震得晕倒在地上了”边表现晕倒的样子:有的平趴在地上,有点侧身躺在地上,还有的小手小脚都朝天上,吐着小舌头)
(四)幼儿扮演小蚊子,配班老师扮演大象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扮演小蚊子,请配班老师扮演大象好吗?
教师:“大象”要戴好自己的表演道具(带有松紧带的沙发靠垫,套在身上,代表大象的屁股),“小蚊子”也要戴好自己的表演道具(小手铃) 。
(五)再次表演
大象、小蚊子的角色都由幼儿扮演 。
教学反思
1.选材适宜,活动就成功了一半 。活动中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故事中动物形象的大小 对比鲜明、特点突出,整个故事短小,语言形象生动 。情节比较单纯,在反复中带有一些变化,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接受水平 。特别是一些生动的象声词,使故事更加的生动有趣,便于幼儿理解、记忆和表演,并能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 。
由此可以说,活动选材非常重要,选材适宜,活动就成功了一半 。
【附教学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大象和蚊子教案】2.过程中情境创设巧妙,幼儿身临其境,假戏真做 。故事内容与乐器伴奏相匹配,是活动的一个创新点 。重点体现为提线纸偶和声音特点突出的乐器交相出现,较好地引发了幼儿的兴趣 。因为有了情境,幼儿进入活动的状态非常积极,很快融入活动当中 。幼儿通过看、听、演的感受与体验,辨别声音强弱和快慢的不同,并在活动中初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