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宝宝骨头损伤,助力健康成长

让宝宝从小坚持运动、加强锻炼是保证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而宝宝的平衡能力发育还不完善,在运动时容易摔伤、扭伤甚至骨折,因此尤其要注意预防骨头损伤 。宝宝在运动时,如何避免骨头受损?

避免宝宝骨头损伤,助力健康成长

文章插图
运动对宝宝的重要性有哪些?
【避免宝宝骨头损伤,助力健康成长】运动是反映大脑发育的直观体现
运动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体的基本功能,特别是1岁前,宝宝的运动功能是反映大脑发育情况的直观体现 。肌肉发展先于神经,神经发展先于心智 。运动是最早也是最基本的发育 。运动促进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强壮体格 。宝宝运动了,才能活动,才能探索世界,才能与人交往,继而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空间理解能力以及心理行为才能更好的发育 。
宝宝的运动功能是反映大脑发育情况的直观体现,运动可以促进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发育 。如运动姿势不当,导致宝宝下肢出现X型腿、O型腿等不良姿势 。
运动促进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发育
运动最直接的作用是促进肌肉和骨骼的发育和生长,比如抗重力位下的坐位、站立、四点支撑爬等,都可以促进自身骨骼承受适量的压力,从而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骨骼的生长 。
另一方面,运动刺激可促进身体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促进骨骼的生长 。
运动不当或导致肌肉拉伤等情况
如果宝宝运动姿势不好,比如长期使用跪坐姿势(即双小腿在后方,坐在大腿上的姿势)、俯卧睡姿,可能导致宝宝下肢出现X型腿、O型腿、内八字等不良姿势 。
或者过早使用学步车,比如宝宝还没能独立坐,家长就经常让宝宝学习站立,让宝宝在学步车内滑行,则容易造成足外翻 。
如果家长过于呵护宝宝,不让宝宝主动活动,比如很少让宝宝学习翻身、爬行等动态活动,老是抱着宝宝或者扶着宝宝坐或者站,可能会使宝宝缺乏姿势转换的能力,不能从卧位变成坐位,再变成站立位,导致宝宝运动发育迟缓,长期的过度爱护还可能由于运动量太少导致宝宝肌肉力量弱、甚至日后引起儿童儿童肥胖影响心肺功能和日常活动
另一方面,家长与宝宝玩耍的一些危险游戏,比如拽手臂、吊秋千、抛宝宝等,轻则可能造成宝宝肌肉拉伤影响日常生活,重则可能造成骨折、关节脱位等严重后果 。
宝宝运动骨头损伤应如何科学应对?
宝宝在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摔伤扭伤等情况,可能是生理原因,也可能是病理原因 。当宝宝摔伤时,应及时止血消毒处理,若出现骨头损伤,须送医院诊治 。
宝宝学步要当心脱臼
牵拉肘是许多家长或亲属带宝宝玩耍时“好心出差错”而惹下的麻烦 。当给小宝宝穿衣服,或拉着手散步,上下楼梯突然跌倒,猛然牵拉孩子的胳膊后,都会发生牵拉肘 。这时孩子骤然间啼哭不止,或喊叫被牵拉的胳膊疼痛 。孩子的肘关节往往呈半屈位,前臂呈旋前位,不敢旋后,不能抬举与取物,不能自由活动,在肘关节的桡骨头处有压痛,局部却无明显的肿胀和畸形 。
脱臼好发于4岁以下的儿童,6岁以后却少见了 。这是因为4岁以下的儿童桡骨头上端发育尚未完全,肘关节囊及韧带均较松弛薄弱所致 。由于“肘错位”后患肢疼痛致活动受限,容易被忽略或误诊为其他肘、肩部损伤而延误处理 。
注意辨别骨头响的情况
有的宝宝活动时会有关节的弹响,如果一般在家长被动活动宝宝时才出现关节弹响,宝宝没有任何不适,局部也没有皮肤发红、肿胀以及疼痛等情况,可能考虑肌肉张力较低导致的,对于这些宝宝不需要特别处理,让他们正常活动就可以了,最好观察一下关节弹响出现的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