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是宫内的“小窃听者”


胎儿是宫内的“小窃听者”

文章插图
听觉系统是胎儿与环境保持联系的主要器官 , 也是进行听力训练即胎教的物质基础 。因此 , 近来人们对胎儿听觉功能研究越来越重视了 。我们大人是用眼睛看这个世界 , 用耳朵听这个世界 。腹内的宝宝能听见外面的世界吗?许多人都表示怀疑 , 其实他也在听呢 。
1.宝宝依恋母亲的心音
我们都知道 , 出生几天的婴儿 , 哭闹是常有的事 。但是如果母亲把婴儿抱在左胞前 , 婴儿会很快静下来 , 安然入睡;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胎宝宝在母亲体内时 , 就已习惯了母体血流的声音和血管(心脏)的搏动 , 出生后 , 婴儿的耳朵贴近母亲的左胸脯(即心脏的位置) , 这种声音和搏动 , 把婴儿带回昔日宁静的日子和安全的环境中 , 这种早已体验过的安全感是任何优美的催眠曲都无法比拟的 。
胎儿的眼、耳、鼻、皮肤等感觉器官 , 在妊娠早期就已形成 , 但功能的建立和发展 , 则是妊娠中后期的事 。这也和感觉的司令部——大脑的发育有关 。妊娠4~5个月 , 脑的结构已日趋完善 , 胎儿的各种感觉就逐渐发挥了作用 。
2.“宫”内的“小窃听者”
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得知 , 自妊娠6个月起 , 胎儿就开始不断地“凝神倾听” 。妊娠期间 , 母亲的子宫是一个非常“嘈杂”的场所 , 因此 , 有大量的声音传入胎儿耳内 。在传入胎儿耳朵的声音中 , 最为嘈杂的母亲胃内发出的咕噜咕噜的声音 。另外 , 即使是父母比较微弱的谈话声 , 胎儿也会全神贯注地倾听 。
支配胎宝宝所处环境的声音 , 毕竟是母亲那富有节奏的心脏搏动声 。如其节奏正常 , 胎儿就知道一切正常 , 胎儿也会因感到所处环境安全 。
说宝宝在子宫内聆听外面的世界并不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 , 借助于B型超声波诊断仪 , 人们已能观察到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活动情况 , 以及吞吐羊水的有趣模样 。当胎儿听到音响时 , 胎心音会变快;听到汽车的喇叭声时 , 会出现频繁的胎动 。用光照射孕妇的腹部 , 胎儿会有眼球活动 。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在孕妇妊娠期间 , 给宝宝起一个小名 , 并让父母常常向腹中的胎儿呼唤他的小名 。胎儿出生以后 , 当他听到呼唤他的小名时 , 会突然停止吃奶或在哭闹中安静下来 , 有时甚至会露出似乎高兴的事情 。这项试验结果 , 至少能说明胎儿在子宫内就有听力 。
做母亲的也常常讲起自己的亲自体会:猛然一下关门声 , 腹中胎儿竟会缩成一团;置身于车水马龙的街头 , 嘈杂声与喇叭声常会引起胎儿频繁的胎动 。
并且 , 专家们认为 , 胎宝宝在宫腔内被羊水包围是生活在一个水环境中 , 而水对声音具有选择的过滤过作用 , 它能除去一部分低音而对高音则有过多的保留 , 故而胎儿对高音具有更强的敏感性 。
【胎儿是宫内的“小窃听者”】 以上的论证及实验都说明 , 胎儿对母体及母亲的声音具有依赖性与敏感性 , 这是与胎教直接有关的问题 。
3.胎儿听觉何时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