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丰隆穴的准确位置图( 二 )


取穴法:仰卧或正坐垂足,在外膝眼(犊鼻穴)下8寸,即外踝最高处与外膝眼联机之中点,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取穴 。
操作方法:毫针针刺法 。患者仰卧,伸腿勾足,取丰隆穴,常规消毒后,用毫针垂直进针,迅速刺入皮下,进针1-1.5寸深 。待针下有沈、涩、紧感为得气,得气后施以徐而重之手法,使针感传至二、三趾部,针感随时间延长而呈持续性加强,直至出针为止 。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10日为一疗程,其间休息2日 。
适应症:高脂血症 。形体肥胖或善忘语迟或思维迟钝或痴呆嗜睡,头胀、眩晕 。
释义:丰隆穴系足阳明胃经的络穴 。丰即丰满,隆指突起,足阳明经多气多血,气血于本穴会聚而隆起,肉渐丰厚,故名之 。《会元针灸学》云:丰隆者,阳血聚之而隆起,化阴络,交太阴,有丰满之象,故名丰隆 。
穴道主治
丰隆穴主治
头痛、眩晕 。
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 。
癫狂 。
下肢痿痹 。
搓揉丰隆穴,消除胃胀症
长时间以来感觉胃胀,长嗝,食欲不佳,一般情况下不吃早餐,特别是饭后总感觉胃部不适 。
采用揉、搓丰隆穴可以就消除了胃胀感,而且对早餐还有了较强的食欲 。
方法:用大拇指采用点按式按丰隆穴三分钟,然后沿顺时针揉丰隆穴十分钟,后用大拇指沿丰隆穴向下单方向搓(即只能是由丰隆穴向上,而不能是由丰隆穴向下然后由下到上这样的来回搓)十分钟即可 。
原因:胃胀,打嗝,食欲不佳实为胃部功能失调、消化力低下所致 。而丰隆穴具有很好的治疗慢性胃肠病、调理胃脏的功能 。
痰湿与丰隆穴
中医讲的痰湿,是体内代谢废物堆积 。常吃辣的甜的,“肥甘厚腻”,会困住脾胃,湿排不出去 。《丹溪心法》: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 。身重象没拧干的湿衣服,没精神 。
痰湿体质的特征,偏肥胖,食量大,容易疲倦 。面色发白,舌苔白腻,不爱喝水,大便不成形 。
成因,首先是脾胃虚弱,背后有肾肝的连带关系,还有饮食习惯 。
养生方法,住处不宜阴冷潮湿,阴雨天避开湿邪;多运动,晒太阳;少食肥甘厚味和饮料酒类,每餐不宜过饱 。
食疗可以健脾祛湿:芡实莲子苡仁汤 。
穴位按摩: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象声,轰隆打雷 。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排出去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这个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1到3分钟 。
穴位一般比周围要敏感,道人按摩丰隆穴会有轻微疼痛感 。
减肥与丰隆穴
将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关节上,用右(左)手中指指尖放在丰隆穴上,拇指附在对侧,用力掐0.5分钟-1分钟 。
功效:消食导滞,消脂 。
每天早晚坚持做1遍,要持之以恒 。同时配合做收腹~肛运动20-30次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饮食应有节制,少食肥腻油炸食品 。
医学特色
丰隆穴首载于《灵枢?经脉》篇,具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尤被古今医学家所公认为治痰之要穴 。元?王国瑞《玉龙歌》云:痰多宜向丰隆寻,明?楼英《医学纲目》指出:风痰头痛,丰隆五分,灸亦得 。诸痰为病,头风喘嗽,一切痰饮,取丰隆、中脘,《备急于金方》云:丰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等等,均指出丰隆穴为治痰之要穴,又是治疗因痰所致的癫狂、咳嗽、哮喘、头痛等病症的有效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