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护理 留置尿管病人出院回家后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 , 社区医疗、照护及养老服务的严重失衡 , 使得越来越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甚至是终末期患者不得不居家护理 , 其中有很多带有各种导管的病人 , 其中留置尿管病人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
据调查 , 在留置尿管的居家护理病人中 , 平均年龄是93+ , 几乎均属于高龄 。以长期卧床、偏瘫、失语、失能者居多 , 日常生活基本需要全照护 , 主要原因是尿失禁与尿道梗阻 , 95%为出院带管者 。膀胱功能恢复的期望值几乎为零 。所以做好留置尿管的居家护理是一个长期而艰险的过程 。

该怎样护理 留置尿管病人出院回家后

文章插图
居家护理中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留置尿管需多长时间更换?
【该怎样护理 留置尿管病人出院回家后】一般是更换时间为一个月更换一次 。如果发生堵管现象、排尿不畅、或者尿液中有大量的絮状物 , 可以提前更换尿管 。
二、引流袋多久更换一次?
引流袋应一周更换两次 。更换时防止尿液逆流 , 可用手指捏住尿管 , 也可用夹子夹紧尿管 , 再进行更换 , 切记一定记得打开夹紧尿管的夹子 。
三、每天应该如何进行清洗消毒?
可每天选择干净的毛巾简单清洗外阴部 , 清除分泌物 。可用生理盐水尿道口消毒 , 再喷洒碘伏每日2次 。
四、如何避免发生泌尿系感染?
原因:未每天消毒尿道口、清洗时使用的消毒剂不合格 , 甚至过期、消毒手法不正确 , 只进行了外阴的清洗 , 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尿道口消毒、随意的将尿袋提高 , 搁置尿袋 , 造成尿液倒流 , 引发尿路感染 。
对策:多饮水 , 如无病情限制 , 可每日饮水800-1200ml , 饮食宜清淡少刺激 。每日进行两次的尿道口消毒 , 注意消毒一定要到位 , 勿只是在外阴部擦洗 。尿袋不得高于膀胱 , 行走时可将尿袋悬挂在大腿部 。同时要防止尿管弯曲打折 。
五、如何避免发生漏尿?
原因:1、生理因素:高龄者 , 尿道括约肌松弛 , 萎缩 。2?膀胱痉挛 。3、水囊内的水过多或过少 。
对策:1、尿道括约肌松弛的高龄患者 , 在选择尿管的型号上要选择合适的型号 。2、膀胱痉挛的患者 , 注意夹管时间 , 时间不可过长 , 可定时开放 , 防止膀胱压力过大引起漏尿 。3、水囊内的水量增减操作应由护士进行 。漏尿病人 , 需要护理者及时更换尿垫或者尿布 , 及时擦洗身体及会阴部 , 保持局部干燥 。
六、尿管堵塞了 , 怎么办?
主要原因是:1、尿液浑浊、有絮状物时很容易引起阻塞尿管 , 若未及时发现 , 可造成肾后性尿梗阻 , 严重可危及生命 。2、不重视定期更换引流袋 , 甚至长期不更换 , 其引流管部分会被絮状物堵塞 , 也会造成尿管堵塞及逆行造成感染 。
对策:可一手反折捏住尿管近端 , 另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尿管向下滑10-20cm后 , 松开近端的手 , 反复数次 。如果 , 仍然不通畅 , 需至医院 , 由护士进行下一步处理 。
七、尿管如何固定?才能避免自行拔管?
自行拔管的发生率一般在10% 。对于部分意识不清、烦躁的病人 , 应使用约束手套 , 以防止自行拔管的发生 。很多家属不忍心或者是心存侥幸 , 甚至认为拔管后 , 再重新插管 , 可知道自行拔管的危害有多严重吗?轻者重新置管 , 重者引起尿道撕裂伤 , 这也大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