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也要做好孕期保健


“过来人”也要做好孕期保健

文章插图
医学上界定的 “高龄产妇”是指35岁以上的怀孕女性,而一般怀孕年龄超过34岁,当其生产时已逾35岁 。因此不管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怀孕时年满34岁的孕妈妈统称为“高龄产妇” 。
随着单独两孩政策的启动,高龄产妇显著增多 。高龄产妇由于年龄偏大,并不是生育的最佳年龄,身体各方面机能均与适龄孕妇有着很大的差异 。但是很多高龄要二胎的准妈妈,认为自己是“过来人”反而不重视孕期保健 。为此,医生提醒,高龄要二胎风险大,妊娠期间饮食起居、日常生活等方面一定要注意保护和调养 。
科学备孕
注意饮食健康
想优孕,科学备孕是关键 。准妈妈在怀孕初期就要注意身心健康,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饮酒、不吃辛辣食品等,多吃优质蛋白、低脂肪食物、应季水果蔬菜等,多补充叶酸、钙、铁、锌以及多种维生素,并保证各种营养的均衡 。
同时,要注意环境安全 。远离人群聚集、吵闹的环境;远离放射线如光、放射碘,或使用放射线治疗的人;远离传染病病人,麻疹、巨细胞病毒、单纯性疱疹的病毒都会影响胎儿,所以都应远离;最好不要饲养宠物,远离宠物;不可随意使用抗生素,如需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很多准妈妈因工作需要经常接触电脑,张晓明介绍说,电脑的辐射对宝宝的不良影响并不是很大,准妈妈们不必过分担心,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五个小时,平时可以多摄入一些胡萝卜等能减少辐射损害的蔬菜水果 。
调养身心 有助于降低风险
高龄产妇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情绪波动大,妊娠期、产后容易精神焦虑;并发症发生概率增多,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会对母婴产生一定影响;高龄孕妇精力、体力均不及年轻孕妇,生产时更容易发生难产,剖宫产概率也会增加 。
如果高龄产妇自身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疾病等,怀孕期间更要防患于未然 。张晓明介绍说,调养身心有助于高龄产妇降低风险 。
一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性的起居作息,不熬夜,不长时间地看电视、玩手机,避免刺激性的活动,孕期看书是静养的最好方式 。
二是注意舒缓日常情绪,保持平静、舒畅的心态;适当调整工作压力,防止过度劳累;避免繁杂无谓的错觉妄想,以平常心安度孕期 。
三是缓解身体的不良感觉 。一般大龄女性在怀孕后,会感觉浑身难受 。可以采取一些小小的活动技巧,使孕期更觉舒适 。如双腿抬高,有空就坐下来,并抬高双腿,可以将较矮的物品如抽屉或储物箱翻过来当做脚凳,垫腿静卧;放松运动,在乘车或工作时,练习一些简单轻微的颈部、肩膀、骨盆和足部运动,这些运动可以缓解紧张情绪,并促进血液循环;采取左侧卧位,因为在妊娠晚期,子宫呈右旋转,左侧卧位可改善子宫的右旋转程度,由此可减轻子宫血管张力,增加胎盘血流量,改善子宫内胎儿的供氧状态,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
合理饮食
多做有氧运动
合理饮食是所有孕妇都需要做到的,高龄产妇更要多加注意 。
1.少食多餐,饮食清淡,缩短进食间隔 。多采用蒸、煮、炖、拌等烹调方法,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辛辣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等 。
2.避免咖啡、浓茶、酒精、可乐、碳酸饮料以及主动或被动吸烟 。
【“过来人”也要做好孕期保健】 3.避免进食含盐高的食物,少吃含防腐剂、人工色素、鸡精的速食面、加工食品等,避免生冷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