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孕妇触手可及的帮扶


请给孕妇触手可及的帮扶

文章插图
每年5月第二个周日,是我国的母亲节 。在这天,人们用各种方式感谢母亲 。然而,有一群特殊的女性,她们体验着孕育生命的艰辛,也饱尝公共设施不便带来的烦恼 。
公交出行有人让座吗?
家住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小张,晋升准妈已快30周,由于司法工作需要,每日仍在坚持上班 。提及是否有人在公交车上为她让座时,小张显得有点寒心,“特别是无人售票的公车,没有乘务员提醒大家,大家都对我视而不见,很少有人让座 。”
据了解,最近两年,在南京、长沙等地曾开展过一些公益活动,向孕妇免费发放“身份证”——“孕妇勋章”,其目的是帮助人们识别早期孕妇,进而提供优待 。“好主意!那些不好意思开口的孕妇方便多了 。”小张说 。
据悉,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孕妇徽章”已十分流行 。一枚小徽章,既可向他人表明自己特殊身份,以期委婉地寻求关照,同时还避免了误将身材较胖的女性“关照”成孕妇的尴尬局面 。
“我们总不能自己做一枚徽章戴在身上吧 。”在某外企上班的孕妇王婷说,如果社区居委会、单位妇委会、工会,初次产检的医院能够发放勋章就好了 。
公共服务设施便利吗?
提起公共服务设施是否便利,准妈妈们也有很多苦水 。
对于每位孕妇来说,一月一次的产检必不可少 。“作B超检查最辛苦,社区医院无法做彩超,大医院即便有预约,也得花一上午时间才结束 。可医院座椅老是不够用,多数情况下我们要站着等候 。”
“肚子大了,最麻烦的是上厕所问题 。蹲式马桶起身时特别费劲,座式马桶又怕太脏 。可是公共场所包括妇产医院的厕所,很少提供孕妇单间以及一次性马桶坐垫 。
怀孕后膀胱受压迫,有时确实非常急 。前不久媒体争论大陆孩童在香港街头小便的事情,有报道称英国允许孕妇在街上便溺,并且要求警察提供‘掩护’,真让人感动 。
【请给孕妇触手可及的帮扶】 东方女性比较腼腆,不会在街上解决,但我们真心希望公共卫生间能有明显的标识提示,号召大家能让着点儿 。”王婷红着脸说 。
小张希望,商场或银行等人群聚集的场所,也能像机场一样开设“妈咪房间”,方便准妈妈们孕中休息、新妈妈吸奶哺乳 。
专家指出,除了身体更脆弱,需要呵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更易干扰到孕妇这一弱势群体 。目前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尚难保障她们的优先权,当你正与蹒跚的她们同时排队候厕、结账,不妨多一点热心与耐心,让其先行方便 。
公共场所有非吸烟区吗?
临近中午,采访人员陪同王婷来到海淀区魏公村一家中档餐厅就餐 。“附近就只有这一家有非吸烟区,外出吃饭只能来这儿 。”王婷说,
尽管卫生部于2011年就已颁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文规定“市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但据调查,北京具有非吸烟区的餐馆仍然很少,并集中于中高档餐厅 。“餐厅的卫生情况、消防情况定期有人检查,有惩罚措施,为什么对是否开设非吸烟区没有管理部门来盯着呢?”王婷说 。
一路采访笔者感觉到,相比公共场所设施的不够便利,一些人内心的置若罔闻似乎更应消解 。请为街上的孕妇耐心地指一次路,拎过她们手中的菜篮,小心带领她们走出拥挤的电梯……用触手可及的帮扶,点缀和引领着整个社会的文明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