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 宝宝吃蔬菜全攻略

攻略二:巧吃蔬菜的10个妈咪妙招
宝宝不爱吃蔬菜的“后遗症”
1.经常发生便秘
不吃蔬菜,纤维素摄取不足,对肠壁的刺激性小,致使肠肌蠕动减弱,粪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过长 。因而,宝宝经常发生便秘,并将粪便中的有毒成分吸收到血液,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容易生病 。
2.破坏肠道环境
蔬菜中的纤维素可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繁殖 。如果经常不吃蔬菜,就会破坏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环境,影响肠道对营养的吸收功能 。
3.维生素C摄入不足
蔬菜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C对宝宝的发育有很大影响 。它可促使钙质沉积,是正在快速生长发育中宝宝的牙齿及骨骼健全发育的必需营养素 。如果经常不吃蔬菜,就会出现牙髓出血、牙髓炎,骨骼松软、易断以及皮下出血和身体感染等表现 。
4.维生素A摄入不足
黄绿色蔬菜是β-胡萝卜素的丰富来源,β-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变为维生素A 。缺乏维生素A后,会影响宝宝的视力、皮肤、黏膜等功能,以致发生夜盲症、皮炎或反复呼吸道感染 。
5.热能摄取过多
进餐时不吃蔬菜,不容易产生饱足感,常常会使宝宝不知不觉地热能摄入过多,引发身体肥胖,影响成年后的健康 。
6.常常胃口不佳
经常不吃蔬菜的宝宝,身体的其他生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经常出现食欲不振、胃口不好等症状 。
7.长大后也不爱吃蔬菜
如果宝宝从小吃蔬菜少,偏爱吃肉,长大后就很可能不太容易接受蔬菜,那时再纠正就很费力气了 。
什么时候开始给宝宝吃蔬菜?
宝宝的口味是大人培养出来的,一般来讲小时候没吃惯的东西,长大后也很可能不习惯接受 。特别是到了1岁后,宝宝对蔬菜已经流露出明显的好恶感,不爱吃菜的宝宝逐渐多起来 。因此,培养爱吃蔬菜的习惯一定要从婴儿时期开始,避免日后厌食蔬菜 。
从婴儿期开始,适时为宝宝添加蔬菜辅食 。
一开始添加时,可以喂宝宝一些蔬菜汁或用蔬菜煮的水,如西红柿汁、黄瓜汁、胡萝卜汁、绿叶青菜水等;逐渐喂一些蔬菜泥,可把添加的蔬菜辅食制作成胡萝卜泥、土豆泥等;到宝宝牙齿逐渐长出后,他们的咀嚼力越来越强,可以给他们吃一些碎菜,如把各种各样的蔬菜剁碎后放入粥或软米饭、面条中 。这种循序渐进的培养方法,使宝宝很容易接受,通常不会在长大后出现讨厌吃蔬菜的问题了 。
妈咪应该掌握的原则
1.从小让宝宝爱上蔬菜
蔬菜不仅只是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它还能在咀嚼中给宝宝提供丰富的口感体验 。国外饮食心理方面的专家研究认为,蔬菜鲜脆、辛烈、清苦等诸般滋味,与幼儿日后形成良好的性格及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拒绝蔬菜的幼儿往往有不愿意接受周围环境的倾向 。
一般而言,幼年时对食物的种类尝试得越多,成年后对生活的包容性就越大,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
这一点对于我国更为有意义,因为我国的饮食以丰富多彩而著称 。因此,父母不可在孩子吃蔬菜的问题上听之任之 。
2.告诉宝宝多吃蔬菜的益处
不误时机地告诉宝宝多吃蔬菜有什么好处,不吃蔬菜会引起什么不好结果,并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故事让宝宝知道,多吃蔬菜会使他们的身体长得更结实,更不容易生病 。
3.吃蔬菜要先茎后叶
大多数宝宝不爱吃蔬菜,是由于小时候被成团的菜叶卡住过喉咙所致 。因此,妈咪给宝宝添加蔬菜时,选择蔬菜要按照先茎后叶的原则,避免宝宝被多纤维蔬菜卡着,特别是芹菜这样的蔬菜 。可先选择一些纤维相对较少的蔬菜让宝宝尝一下,再逐步过渡到吃茎多的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