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顾中一的20条减肥建议

10条建议端正你的减肥观念1
1、清醒认识到自己有多胖想知道自己胖不胖?BMI是最方便的指标 。用体重的公斤数,除以两次以米为单位的身高,比如75/1.8/1.8,就是你的体质指数(BMI,body mass index)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i]给出的国人正常值是18.5-23.9,18.5以下是消瘦,24-28为超重,28以上是肥胖 。顺便提醒一下,虽然BMI适用于多数人,但是对老年人和运动员却不合适 。
再就是腰围,对我国24万人群的汇总分析显示,男性和女性腰围分别为≥85cm和≥80cm时,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腰围正常者的2-2.5倍 。换言之腰围男性控制在二尺七、女性控制在二尺五以内为宜 。对于个人来说,腰围最大的用处是衡量腹部脂肪囤积程度,以及评价自己短时间内减肥的效果,恩,效果图大家已经看到了 。
2、自己瘦才是真的瘦本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有一篇文章:《关于肥胖的神话、推测和事实》[ii],该文基于高证据强度的要求,把诸多广为流行的体重控制理论都给推翻了(甚至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是不是我们就此放弃这些减肥技巧了?我的理解是,作为普通老百姓的你不用管别人用这些方法有没有效,自己瘦了才是王道 。我分享的这些减肥建议或许没有双盲随机对照实验的证据支持,但却结合了我个人经验并考虑了大家的具体条件,只要能量守恒定律没出错那就一定会对你有帮助 。
3、找找肥胖的原因肥胖早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个月投票表决把肥胖开始作为一种疾病来应对 。AMA指出,美国的肥胖率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翻了一番,2011年的数据显示美国有11个州的肥胖率超过30% 。
从进化角度来说,现在人类的身体构造其实和原始人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是食物和体力活动的情况却大不一样了,大鱼大肉、肥美佳肴、含糖饮料、沙发电视、刷微博…… 在这个快递发达的时代不少人连家门都不愿意出,这能不胖吗?除了生活方式外还有很多因素会造成个体肥胖:
【家庭因素】一方面是肥胖基因,另一方面肥胖也可能是家庭教育耳濡目染的结果 。
【药物因素】类固醇、胰岛素、治疗精神分裂的药物……
【情绪影响】无聊、悲伤、愤怒的时候很容易暴饮暴食 。
4、了解肥胖的危害肥胖会增加下列疾病的风险:
2型糖尿病
心脏病
高血脂
高血压
【营养师顾中一的20条减肥建议】 肾脏疾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某些癌症
关节炎
生育问题
……
好消息是其实只需要减少5%的体重就可以改善血压、胆固醇、血糖等,从而有效降低疾病风险 。[iii]
5、减肥一定要慢每当别人问到如何减肥,我回答少吃多运动以外,肯定会提醒的就是减肥一定要慢,一个月减去3、4斤就非常不错了 。极低热量饮食虽可降低总体重,但除了脂肪组织减少外,肌肉也会丢失,代谢率也可能降低,不但体重会像溜溜球那样反弹,还可以造成心理疾患、皮肤粗糙、脱发、女性闭经……我们的目的是健康地享受生活,几天之内瘦下来那必然会毁身体的,而且过程单调、枯燥,你真的要选择这条路吗?
6、只吃水果很危险潘石屹和张欣曾发微博表示自己只吃果蔬减肥,某教主的“宇宙减肥法“也是以大量果蔬为特征,这种减肥方法的优点:①能量低会减重 ②低脂高纤降血脂 ③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符合“清肠” 、“健康”想象 。然而缺点也很明显:①蛋白质摄入不足,肌肉分解,对肾脏、心脏产生永久性损伤 ②瘦体组织减少基础代谢减缓更容易反弹 ③糖、纤维过多对血管、胃肠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