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保暖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隐患?

最近冰冻天气,如何能不出门,都不想出门,但是取暖不成反被烫伤的事件实在太多了,给孩子保暖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隐患?
低温烫伤
气温越来越低,很多人拿出了御寒神器:暖宝宝、热水袋,却意外遭遇了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比普通烫伤更严重
“低温烫伤”是指,高于人体温度的热源长期作用,造成人体皮肤被烫伤 。人体的温度一般是在37℃左右,当高于44℃的温度,长期作用在人体皮肤时,就容易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由于冬季寒冷,人体的感知能力会变迟缓,使用自发热暖宝宝时,稍不留神,就“低温烫伤”了,而低温烫伤相较于普通烫伤,程度会更严重 。

给孩子保暖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隐患?

文章插图
为什么说低温烫伤的程度更严重?
烧伤科医生形象地将这种低温烫伤,表述为:“文火慢炖出来的,熟得会比较透”,这也是导致这种低温烫伤不容易愈合的主因 。相对于普通的水火烫伤,低温烫伤一般来说都会偏深一些,而且恢复起来也会相对比较麻烦 。
烫伤发生时,往往会由于温度很高,刺激人体出现应激性的躲闪,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可以在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让我们迅速脱离致伤源,从而减轻损伤 。而当温度并不足以马上造成损伤时,就不能刺激人体的这种保护机制启动,这时候损伤就会呈现一种缓慢的渐进式的过程 。然而,通常这种损伤过程中的我们,正处于休息、静止的过程中,并不会主动脱离致伤源,所以损伤就会越来越重 。
低温烫伤特点:
低温烫伤损伤面积较小,但多为深Ⅱ度-Ⅲ度损伤
与高温烫伤不同,低温烫伤损伤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面积也较小,看上去烫伤似乎不太严重,往往不被重视 。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或者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深部组织坏死,严重时会发生伤口溃烂迁延不愈 。
在44℃-51℃时,皮肤损伤程度与热源温度、接触时间成正相关
对人体皮肤而言,理论上的最低烫伤温度为44℃ 。随着作用温度的升高,接触时间的延长,损伤逐步加重 。因此虽然大多数取暖物品温度通常保持在常人可忍受,甚至感觉较舒适的范围内,但长时间接触还是可能导致低温烫伤 。
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是低温烫伤的高发人群
婴幼儿因其皮肤薄嫩且表达能力欠缺,比成人更易烫伤 。青少年正处在紧张学习阶段,由于精神过于集中或疲劳,导致对温度的敏感度降低,因此青少年也是低温烫伤的高发人群 。老年人的皮肤随年龄增长而变薄,皮肤张力、感觉功能、保护作用、对周围环境温度的调节功能都比较差,因此对温度刺激反应较弱,在低温的持续作用下也易导致烫伤 。
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导致近期频频低温烫伤的暖宝宝究竟是靠什么发热的?
▲一到冬天,暖宝宝的销量都是杠杠的!
在自发热暖宝宝的成分说明书上,暖宝宝的成分主要有铁、蛭石、活性炭、无机盐等 。据了解,自发热暖宝宝就是利用铁在潮湿空气中氧化发生腐蚀放热的原理 。混合物中的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储存空气中的水蒸气,将其液化成水滴,与铁粉在空气中接触后发生反应,在无机盐、催化剂的作用下,快速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铁,并释放出热量 。
Tips:
在购买暖宝宝时,需要选择正规合格产品,不可一味贪图便宜 。暖宝宝所用的铁粉和带透气薄膜的无纺布袋成本较高,使用劣质原料的暖宝宝价格会便宜很多,但是很容易引起烫伤等一系列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