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科医院哪个最好( 六 )


一位中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收到求爱字条)一个星期过去了,我每天都头昏脑胀,象丢了魂似的……爱,我们是有理由得到的,因为我们还很年轻 。但还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办 。激动不安,若明若暗的青春之后,我们需要的是成熟的思虑,丰富的经验,是一座内心的信仰和理想大厦的落成 。"
第二、进行性知识、社会道德教育 。
性知识的教育应和社会道德教育结合进行 。首先,应依据不同年龄阶段,侧重教育内容 。
12~16岁,进行有关思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使他们对性发育有个正确认识;16~18岁,可简略介绍一些性知识,使他们正确对待异性和爱情;18岁以上,可引导他们认真思考未来的婚姻和家庭问题 。其次,对性意识进行诱导和性道德教育 。社会的不良因素要求严格查禁堵绝是不可能的,我们应面对现实,进行诱导,使他们提高适应性和免疫力,增强对性诱因的抗拒力和自觉抑制力;认识到人不是动物,必须接受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的制约 。
第三、加强纪律教育,防患于未然 。
【北京儿科医院哪个最好】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不允许恋爱 。要造成舆论,互相监督 。要抓苗头,实践说明,早恋虽然一开始往往压抑不住爱恋的情感,但最终大多在师长们的劝说疏导,或自己在实践中碰了壁,受了挫折后能中止早恋关系 。因为早恋多出自好奇心或逆反心理,无甚感情基础,所以中止早恋并不意味着"留下心灵创伤" 。对他们与社会青年之间的早恋,因为社会青年有生活经历,人情世故亦丰富,且具有经济条件,比较棘手,家庭和学校尤其要注意防范和妥善处理 。
儿童用药的误区
药是治病的,但也能导致疾病,特别是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儿童,错误的用药可能招致严重的后果 。
滥用退热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 。有些年轻的妈妈认为孩子发了热一吃退热药病就好了 。因此,她们动不动就给孩子吃退热药 。实际上,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假象,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
一般健康人的体温约为37℃,高于37℃则为发热 。幼儿大脑发育尚未完善,
退热药
退热药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薄弱,因此,孩子一有病就发热,而其它症状不显,如感冒、麻疹、肺炎、局部感染、药物反应、风湿热等 。发热成了孩子有病的信号 。因此,发热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体征,如果热一上来就用退热药把它压下去,常常掩盖了病情,给诊断事业困难,甚至到了疾病危急时才被确诊 。另外,有些退热药,如阿司匹林影响小儿凝血机制,导致皮肤、肺、脑等脏器出血;又如非那西丁可使新生儿血液中的低血红蛋白变成高血红蛋白,使红细胞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导致组织缺氧,严重的还会引起脑水肿、抽搐、昏迷等 。
因此,动不动就给退热药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 。
小儿发热时应查明原因,再作对症治疗或病因治疗 。
如果小儿体温不超过38℃,一般不需要用退热药,在治疗中密切观察就行 。当然,小儿体温过高,如达39℃或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且可发生惊厥、抽搐等 。这种情况下,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可用退热药,同时采用物理降温法,如酒精擦澡、冰袋镇头等 。
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 。
抗生素
抗生素
因此上呼吸道感染时常规应用抗菌素是不合适的,而且还会造成病原体对抗菌素产生抗药性及其不良反应的威胁以及药物的浪费 。不要孩子一生病,就不管什么原因便使用氯霉素、链霉素 。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 。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