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用药谨防8大误区

【孕妇用药谨防8大误区】

孕妇用药谨防8大误区

文章插图
在长达10个月的孕期中,孕妈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或疾病 。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治疗是科学的应对方式 。而生活中,很多孕妇却对孕期用药存在诸多误区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些误区 。
误区1:怀孕前的用药不影响胎儿
药师解析:如果准备怀孕,那么你怀孕之前就要注意用药了,因药物在体内的消除和排泄有延滞性,特别是半衰期长的药物 。
如怀孕前不注意用药,有的药半衰期特别长,可达几个月或几年,其消除排泄有较大的延滞性,即怀孕前几个月用药,怀孕后体内仍有足够的残余药量,仍可影响胎儿 。要想尽量避免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须从怀孕前3~6个月就要认真考虑,特别是用药,最好咨询医生 。
误区2:孕妇用任何药都影响胎儿健康
药师解析:很多孕妇对孕期用药有一种莫须有的恐惧,宁愿自己生病发热、受痛、挨辛苦,也绝对不吃药,怕怀孕用药会影响胎儿健康,甚至造成畸胎 。
事实上,正确而合理的用药对胎儿来书是安全的,如果拒不接受治疗,则可能延误病情甚至对胎儿产生危害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触目惊心的案例 。
【临床病案】一孕妇在妊娠7个月时患阑尾炎,已穿孔,急需用药并开刀 。虽经我们明确诊断,晓以利害,药师、医生反复动员,说明已是妊娠后期,用药相对安全,且抗生素副作用极小……但其家属及本人因担心“药物殃及胎儿”而拒绝治疗,最终引起阑尾穿孔及弥漫性腹膜炎,导致败血症而致胎死宫内后早产,产妇也因腹膜炎、败血症,全身衰竭,于分娩后因抢救无效死亡 。
误区3:不懂得孕妇用药要“分期”用药
药师解析:一般而言,药物会经胎盘到达胎儿,因此孕妈妈用药时要考虑到胎儿,尤其是怀孕头3个月,是受精卵细胞分裂、胎儿全身器官和神经系统形成、分化发育期,此时胎儿的分化发育、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对外界影响,特别是药物,特别敏感,畸胎大多发生于此时,故服用药物对胎儿可能造成的危险性最大,所以孕早期用药比任何阶段都要谨慎 。
误区4:孕妇感冒是小病不必用药
药师解析:医学统计表明,感冒咳嗽是孕妇最容易患的疾病,本来并非大病 。但很多孕妇因过度害怕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而不敢用药,最终导致高烧、感染和肺炎等并发症 。病理上,高热、感染,缺氧、休克等都可能影响胎儿而导致流产、早产和死胎,所以孕妈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
误区5:患有慢性病的女性怀孕后完全停药
药师解析:原本就有慢性病的女性,如为短期病,则应待疾病完全康复后再怀孕;如为长期慢性病,则应在病情稳定,可“停药”或通过小剂量药物(即“维持量”)控制病情的阶段再准备怀孕 。如果该慢性病不能长期停药,则应坚持用药,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比较安全的药物,坚决不能随意停药 。如果贸然停药,会加重病情,不利于孕育健康宝宝 。病情恶化严重者,则应中止妊娠,因母体健康是生育健康宝宝的首要条件 。
小贴士 两大慢性病用药指导
原有哮喘病的孕妇:应在哮喘病缓解期间怀孕 。但即使在缓解期间也不能完全停药,而应用“维持量”,应选之药是“激素气雾剂疗法” 。
新颖的吸入型激素的化学结构与传统的全身用激素不同,并非已沿用几十年的地塞米松之类,经化学结构改造后的吸入型新激素较之天然激素药具有更强的糖皮质激素活性,即抗炎作用更强;吸入激素能迅速经肝“灭活”,几乎不入血,不产生全身副作用,故长期应用后也少有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