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闹怎么办?家长到底能不能抱?

宝宝哭了要不要抱?这简直就是一个世纪大难题 。
抱宝宝吧,怕宝宝形成依赖,只要哭就必须得用抱来安抚,那日子就水深火热去了……
不抱让娃自己哭会儿吧,据说会让宝宝没有安全感,会给娃造成心里阴影……
现在各种说法都有,主张抱或不抱的专家都有,家长们更没了方向 。
为什么娃一哭,我们就想抱?

宝宝哭闹怎么办?家长到底能不能抱?

文章插图
宝宝的哭的时候,不管你的选择是抱还是不抱, 第一念头几乎都是「抱」 。
哭喊是一种原始的求生信号 。所有人类在听到哭声的时候,都会心跳加速、身体随之分泌应激的荷尔蒙,本能地想做点什么,让哭声停止 。
所以说,宝宝一哭家长就头大、纠结,是有原因的 。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宝宝要是一天哭上好几次,妈妈会有种特别心累的感觉,其实是身体频繁切换到应激的状态的缘故 。
因为这些生理反应,我们一听到宝宝的哭闹,就本能地想通过最快的方式让哭声停止 。
于是,就有了「一哭就想抱」反应。
老人呢,因为身体没有我们好,听到哭声「血压变高心里发慌」,就更容易这样做 。
宝宝哭了,到底能不能抱?
宝宝哭闹怎么办?家长到底能不能抱?

文章插图
能,但不一定能解决所有问题 。
拥抱会产生大面积的肢体接触,非常减压,会让宝宝快速的感到安全 。
大家都知道 1 岁以前哭基本是孩子唯一的沟通和表达方式 。当他们不舒服、饿了、累了都会哭,如果父母能及时走到孩子床边抱起他们,孩子会获得很大的心理满足感,觉得「爸妈在,我很安全」 。这样的及时回应非常有助于婴儿的心理健康 。
看到这里,肯定有很多支持亲密育儿法的妈妈高兴了:
看见了么,抱是对孩子有益的 。
但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抱,并不能让宝宝不哭 。
比方说孩子尿湿了,哭了,你抱他会让他哭的没那么厉害了,但并不会让他马上停止哭泣 。
他会继续哭,因为尿布还是很湿难受 。
不过放心,这时候的哭跟心理安全就没关系了,只是因为身体不适,不需要太在意,要你尽快给他换尿布,身体上的不适逐渐消失了,孩子就会不哭了 。
这种「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
宝宝哭闹怎么办?家长到底能不能抱?

文章插图
那为什么有「宝宝一哭就抱会惯坏孩子」的说法呢?
因为有的家长想通过抱就让孩子不哭,这类家长一般不止抱,还会边抱边摇、或者拍 。
不管怎样,孩子不哭就行 。
大量的安慰虽然可能会让宝宝暂时不哭,但这并不是宝宝真正需要的(宝宝需要的或许只是家长过来帮他们换下纸尿裤) 。
过度地抱哄会分散宝宝注意力,让宝宝没有机会去感觉自己哪里不舒服,也失去了练习调整呼吸、慢慢平静下来的机会,长此以往不利于宝宝感知觉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发展 。
最后,就真的成为了「不哄不抱就哭闹」的宝宝,容易依赖大人来解决一切负面情绪,等再长大一点儿,「抱哄」会升级为「物质哄」,「被惯坏」的行为就会出现,比如满地打滚、摔东西 。
哭了不抱,真的会「哭坏」宝宝?
宝宝哭闹怎么办?家长到底能不能抱?

文章插图
正在训练宝宝自己入睡,宝宝哭了就抱就前功尽弃……不抱的话娃会哭坏么?对宝宝会造成心理阴影么?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被大众妖魔化的「哭声免疫法 (Cry-it-out)」 。
网上随便一搜就是:「哭了不抱, 不哭才抱」是 CIO,其实这个是混淆偷换基本概念的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