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三针是哪三个穴位( 二 )


水罐法以温经散寒为主;刺络拔罐法以逐瘀化滞、解闭通结为主;针罐结合则因选用的针法不同 , 可产生多种效应 。火罐的来源 火罐疗法 , 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 , 在我国民间使用很久了 。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 , 就有角法的记载 。所谓角法 , 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 。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 , 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 , 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 , 长寸半 , 一头留节 , 无节头削令薄似剑 , 煮此筒子数沸 , 及热出筒 , 笼墨点处按之 , 良久 , 以刀弹破所角处 , 又煮筒子重角之 , 当出黄白赤水 , 次有脓出 , 亦有虫出者 , 数数如此角之 , 令恶物出尽 , 乃即除 , 当目明身轻也 。
”从以上介绍的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情况看来 , 我国晋、唐时代早已流行火罐了 。此外 , 清代赵学敏写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尚先的《理瀹骄文》以及《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 对于我国火罐的产地、使用方法和适应症等 , 介绍的就更为清楚了 。
(1)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 , 一头开口 , 一头留节作底 , 罐口直径分3、4、5公分三种 , 长短约8~10公分 。口径大的 , 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 。口径小的 , 用于四肢关节部位 。至于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 , 过于干燥 , 容易透进空气 。临用前 , 可用温水浸泡几分钟 , 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再用 。南方产竹 , 多用竹罐 。
(2)陶瓷火罐:使用陶土 , 作成口圆肚大 , 再涂上黑釉或黄釉 , 经窑里烧制的叫陶瓷火罐 。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几种 , 陶瓷罐 , 里外光滑 , 吸拔力大 , 经济实用 , 北方农村多喜用之 。
(3)玻璃火罐:玻璃火罐 , 是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 。形似笆斗 , 肚大口小 , 罐口边缘略突向外 , 分1、2、3种号型 , 清晰透明 , 便于观察 , 罐口光滑吸拔力好 , 因此 , 玻璃火罐 , 已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起来了 。
(4)抽气罐:用青、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 , 将瓶底切去磨平 , 切口须光洁 , 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 , 便于抽气时应用 。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 , 不易破碎 。上置活塞 , 便于抽气 。吸拔方法与运用
一、吸拔的方法 :拔罐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火罐法 :利用燃烧时的火焰的热力 , 排去空气 , 使罐内形成负压 , 将罐吸着在皮肤上 。有下列几种方法:
【肩三针是哪三个穴位】(1)投火法: 将薄纸卷成纸卷 , 或裁成薄纸条 , 燃着到1/3时 , 投入罐里 , 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 。投火时 , 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 , 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 , 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 , 纸卷和纸条 , 都能斜立罐里一边 , 火焰不会烧着皮肤 。初学投火法 , 还可在被拔地方 , 放一层湿纸 , 或涂点水 , 让其吸收热力 , 可以保护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