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与精液“变身”有关


不孕,与精液“变身”有关

文章插图
受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卵巢排出正常卵子;精液正常并含有正常的精子;卵子和精子能够在输卵管内相遇并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被顺利地输送入子宫腔,子宫内膜已充分准备适合于受精卵着床 。这些环节有任何一个不正常,便能阻碍受孕 。
困惑
一位大学生:我今年22岁,有自慰习惯 。一个周日,我早早就醒了,发现阴茎勃起,欲火难熬,便进行自慰,完事后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再次醒来时发现原来排出的精液稀薄如水,而以前我排出的精液一直是果冻样的 。请问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病,会不会影响以后的性生活和生育 。
一对夫妇:我们结婚已三年,婚后一直生活在一起,每周有2~3次正常性生活,双方都未采取避孕措施,可女方至今没有怀孕 。经过检查,女方生殖器官和月经、排卵功能均正常,男方的精子数量、形态和活动率也都正常,只是射出的精液要在1小时以上才会变得稀薄,医生说这会影响怀孕,是这样吗?
释疑
正常情况下,精液在生殖道内是以液体状态存在的 。当精液从阴茎口射出后,会立即变成乳白色或微黄色半透明胶冻状,当男性采用体外排精时就会发现这种现象 。此时精子被“凝固”在精液内,无法自由游动,5~45分钟之后,精液产生一种自动液化过程,变为稀薄流动的液体 。这种凝集—液化过程都是酶催化的结果 。凝固状态是因为精囊分泌的一种蛋白样物质引起的,而液化过程是由前列腺分泌的一种纤维水解酶促发的 。一些男性使用安全套避孕,事后收拾“战场”时常会发现精液稀薄如水,一些人就以为自己有问题了,其实是正常现象 。
精液的这种液体——凝集——液化过程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 。开始时呈液体状态是便于精液射出,随后形成凝块有利于精液在阴道内停留较长时间,减少溢出,并使精子得到充分休息和获能 。一旦液化,精子就有足够的能量迅速活动去找卵子“相亲” 。
当前列腺或精囊发生炎症等疾患,由于蛋白水解酶的分泌缺乏或被破坏,造成酶系统功能失调,使得一些男性的精液放置1小时也不液化,或液化不全,黏稠度太高,这就称为精液不液化 。在这种情况下,势必束缚了精子的活力,精子无法运动进入输卵管,便失去了与卵子结合的机会,引起不孕 。
困惑
一位少妇:我与丈夫结婚前就发生过性关系,还怀了孕,但因为当时还没结婚,怕别人说闲话,就偷偷打掉了 。然而,当我和丈夫结婚后想要孩子时,却迟迟怀不上了 。看到有的书上说一次流产就会导致女人终身不孕,我们担心得要命,也后悔至极 。好在丈夫很体贴,陪我去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我没有问题 。医生让丈夫也检查一下,问题果然出在丈夫身上,是丈夫的精液不液化 。我们觉得很奇怪,都说流产可导致女性不孕,难道还会导致男性不育?
释疑
男性原来有生育能力,后来失去了这种生育能力,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检查是否准确,有没有做重复的检查 。精液检查时一般应隔1~2周取2~3次样品进行化验,才可能保证结果可靠 。采集精液前应禁房事3~7天,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精液质量 。同时,有些情况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曾有这样一个病例,一对夫妻结婚两年多,妻子没怀孕,一年前在其他医院检查发现女方输卵管通而不畅,男方精液正常 。入院后,检查发现女方输卵管已通畅,也能排卵,但两次性交后试验发现在宫颈黏液和后穹窿分泌物中都没发现精子,由此怀疑问题出在男方身上,男方可能是无精症或少精症,一查果然如此 。鉴于男方以前就有慢性前列腺炎,说明上次检查极可能是弄错了标本 。另外一个原因是,在就诊前一段时间内男性的生育力受到一些影响,比如得了前列腺炎、精囊炎,或是受到免疫因素影响,这是精液不液化的常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