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别急着手术

1.小儿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手术

腺样体肥大别急着手术

文章插图
尊敬的黄先生您好患儿用口呼吸说明其鼻腔堵塞不通气引起,并可出现打呼噜,一般引起患儿打呼噜的原因有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腺样体亦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环内环的组成部分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6~7岁发育至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在成人则基本消失 。本病最多见于儿童,且常合并有慢性扁桃体炎 。
【病因】鼻咽部的炎症及其毗邻部位的炎症或腺样体自身的炎症反复刺激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 。
(1)局部症状:
1)耳部症状:腺样体肥大或咽鼓管口淋巴组织增生均可堵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该侧的分泌性中耳炎,出现传导性聋及耳鸣症状 。
2)鼻部症状:鼻塞、流鼻涕症状,有张口呼吸 。长期会引起面部表情愚钝的“腺样体面容”全身症状:慢性中毒症状:厌食、鸡胸、迟钝 。如果打鼾严重、憋气厉害、影响正常生活应该及早手术,即便萎缩也是多年后的事情,并多数会遗留很严重难以治愈的烟囊炎 。如果扁桃体肥大,建议一起切除,否则术后仍有打鼾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上您,祝您和家人身体健康!
263医院-耳鼻喉科-王宇副主任医师
2.腺样体肥大 需要 手术吗
腺样体肥大(adenoidal hypertrophy)系咽扁桃体增生.儿童腺样体肥大常属生理性,婴儿出生时鼻咽部即有淋巴组织,并随年龄而增生,6岁时即达最大程度,以后逐渐退化,若其影响全身健康或邻近器官者,才称腺样体肥大.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称腺样体肥大.本病最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
意见建议:
1,局部症状 儿童鼻咽腔狭小,如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引起耳,鼻,咽,喉等处症状.(1)耳部症状:咽鼓管咽口受阻,将并发非化脓化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和耳鸣.(2)鼻部症状:腺样体肥大常并发鼻炎,鼻窦炎,有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状.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时发出鼾声.(3)咽,喉和下呼吸道症状: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阵咳,易并发气管炎.(4)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
2,全身症状 全身发育和营养状况较差,并有夜惊,磨牙,遗尿,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反射性症状.此外,长期呼吸道阴塞,肺换气不足,将引导起肺动脉压升高,重者可导致右心衰竭.
生活护理:
手术切除腺样体,可在扁桃体手术时同时切除,或单独进行,不宜手术者可考虑放射疗法.小儿的腺样体肥引起的打鼾常被家长忽视,多和扁桃体肿大一起构成打鼾的病因,应特别注意有无呼吸暂停,必要时到医院检查腺样体.
3.腺样体肥大一定要手术吗
腺样体肥大的病因:儿童时期易患急性鼻炎、急性扁桃体炎及流行性感冒等,若反复发作,腺样体可迅速增生肥大,致加重鼻阻塞,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多见于儿童,常与慢性扁桃体炎合并存在 。
手术切除腺样体,多建议3岁以上,2岁一下示为禁忌(本人最小做的是2岁7个月,手术非常成功,但在普通医院建议三岁以上方手术切除),可在扁桃体手术时同时切除,或单独进行,不宜手术者可考虑对腺样体肥大采取内窥镜导航下等离子治疗,方法简单,痛苦极小 。建议小儿术后应用中药调节一下免疫力更为有利 。
优点:表面麻醉下即可操作,微创微痛苦,无出血,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对腺样体表面粘膜保护好,一般不需住院治疗 。术后反应轻恢复快 。无并发症 。手术视野暴露好操作空间大,避免了传统手术可能导致的咽鼓管咽口、咽壁或软腭损伤所引起的并发症,是一种易为患者接受的好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