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工具管理孕期体重


如何借助工具管理孕期体重

文章插图
●孕期体重过重容易产下巨大儿,引发妊娠高血压,提高难产率和剖宫产率
●专家建议孕妇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并借助工具管理孕期体重
日益走高的巨大儿出生率,高居不下的剖宫产率……在这一系列现象的背后,一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话题——孕产期体重管理日渐走进人们的视线 。
采访人员近日在卫生部一个关于孕期健康教育的项目启动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约有73%的孕妇体重增加超过了WHO的标准,随之而来的是巨大儿发生率日益增高、剖宫产率高居不下,以及一系列危及母婴健康的问题 。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主任陈倩教授告诉采访人员:“目前国内孕期女性对孕期体重管理的认知有相当大的误区,放纵自己想吃就吃,休养时间较多运动量减少,造成体重增长超过40斤的孕妇非常常见” 。
现状
近三成孕妇认为体重增长越多越好
陈倩指出,对于孕期体重,很多准妈妈的认识是:体重增加了是件好事,因为证明腹中的宝宝在长 。“结果,很多孕妇控制不住食欲,睡得多,运动少,造成体重增长超过40斤的孕妇非常常见 。”
而在孕期体重管理的认知上,根据我国医学专家所进行的调查显示,27.3%的孕妇认为,为了满足胎儿的营养,孕期体重可以无节制的增长;还有87.1%的孕妇认为营养好就是要吃得多、吃得贵、吃得精、吃得细 。另一方面,我国相当大部分的孕妇还在受“孕期不宜锻炼”观念的影响,很多孕妇产前产后(月子)都不出门 。这些认知误区导致我国73%的孕妇孕期体重的增加超过了WHO的标准 。
危害
超重准妈妈早产风险激增60%
孕期体重超标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呢?专家指出,孕前体重过重,容易生下低体重儿,同时孕妇容易出现充血性心衰等问题 。而孕期体重过重,则容易出现巨大儿,根据我国的统计,近年来我国巨大儿的发生率高达7%~10% 。与此同时,我国的剖宫产率近年来也一直高居不下,很多地区50%~60% 。不仅如此,孕期体重过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较正常孕妇增加1.5~20倍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加2~21倍 。
除了对妈妈本身的危害,孕期体重过重(BMI指数大于30)还会使32周前早产发生风险增加60%,难产率增加110%,急诊剖宫产率增加1.5倍 。对于宝宝来说,妈妈孕期体重过重,可能使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增加35%~80%,神经管缺陷发生率增加1~3倍,隐睾症发生率增加1.5倍 。
专家同时强调,孕期体重过重不好,过轻同样也不是好事 。因为,这会导致低体重儿出生率的增加,以及胎儿的生长风险 。
建议
孕期每天应坚持运动30分钟
专家认为,健康的孕期体重管理目标是实现在营养素摄入全面均衡的基础上保持适当的体重增加 。
总的来说,整个孕期体重增加宜控制在11.5公斤左右,其中,偏瘦型的孕妇体重增加约12.5~18公斤,标准型孕妇体重增加约11.5~16公斤,偏胖型孕妇体重增加约7~11.5公斤,肥胖型孕妇体重增加约5~9公斤 。
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孕妇应依据不同孕期的营养素摄入需求来为自己进行膳食搭配 。同时,在整个孕期饮食中还要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的谷物和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油腻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同时还要注意控制每天摄入的总能量 。
另外,专家指出,除非具有不能运动的医学原因,建议孕妇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尤其是孕前经常久坐的孕妇,更应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频率,其中,步行、游泳和有氧健身操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