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迎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二 )


但运动点的机制是什么 , 还不太了解 。又有人研究了穴位与神经的关系 , 发现几乎所有的穴位都与神经相关联 。
某一穴位与某一脏器的神经往往同属于一个脊髓节段 。在胚胎发育时期 , 皮肤与神经是同源的 , 神经中枢存在着各皮肤区域与脏器的投射点 。但是相反意见认为 , 非穴位区域下也都有神经分布 , 它们在组织学上并没有差别 。还有人发现穴位与血管、淋巴管关系密切 , 穴位处的皮肤温度比别的地方要高一些 , 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复杂关系形成了穴位的奥妙 。
许多人从穴位的电学特性去探索它的本质 。
1950年 , 日本的中谷用12伏直流电通过人体皮肤 , 发现皮肤上存在某些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 , 它们的位置与穴位位置吻合 。此后不久 , 法国著名针灸学家尼伯亚特在助手的协助下 , 应用测定皮肤电阻方法证实了这一现象 , 并确定穴位电阻只有它周围皮肤电阻的一半 。在尸体上进行的测量也获得同样的结果 。
50年代后期 , 我国学者有关穴位电生理的研究 , 也基本肯定了穴位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特性 。然而 , 据推测 , 全身穴位的总面积仅占体表的万分之四 , 而全身体表电阻的部位却很多 , 远远不限于穴位的地方 。况且 , 如进食、睡眠、运动等生理活动 , 时序、季节、气温等外界环境改变以及精寸心理状态等诸多因素 , 都会影响皮肤电阻值 。难怪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感叹:以此(皮肤电阻测定法)测定经穴颇有困难 。
法国德拉·富耶花了五年时间 , 应用此法测定穴位 , 所得结果却与中国穴位大相径庭 , 不得不揪然中止这项研究 。
也有人将古老的腧穴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比拟分析 , 力图用新理论、新概念阐释它们 。譬如 , 电流刺激肌肤 , 被刺激的肌肉会产生收缩 。用最弱电流刺激而产生最大肌肉收缩的体表部位叫运动点 。美国学者金林对照运动点位置与传统穴位位置后提出 , 两者的分布近乎一致 。日本的兵头正义与美国的弗罗斯特等人 , 则把穴位同触发点进行比较 。
触发点被认为是机体肌肉组织中的局部交性部位 , 具有深层组织敏感、结节及伴有放射痛的特点 。虽然其产生机制尚不清楚 , 但是一般认为 , 它是由于疼痛或其他原因引起肌肉痉挛 , 内分泌失调或肌紧张造成的 。针刺穴位时 , 由于组织间相互磨擦和金属针与组织电介质之间相互作用 , 会引起局部组织中肌肉纤维和神经纤维损伤 。此外 , 两者的分布也略同 。
因此 , 他们认为穴位的某些特性与触发点极为相似 。有人甚至认为 , 它们不过是同物异名罢了 。还有研究报道 , 穴位和差电点、皮肤活动点等都有密切关系 。这些多途径的研究 , 从侧面反映了穴位的特性 , 对于探明穴位的奥秘 , 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又有人着力于研究穴位的形态结构 , 希望一举揭开穴位之谜 。上海第一医学院的专家解剖观察尸体上324个穴位 , 发现99 , 6%的穴位与神经有关 。他们进一步发现 , 经穴与相关脏器的神经分布往往属同一脊髓节段 , 表里两经的穴位也多隶属脊髓同一节段 。日本学者森秀太郎证明 , 在全身穴位中 , 约有100个穴位组织深层穿行着神经束 。穴位还与肌梭、神经腱梭、触觉小体、环层小体等感觉神经节细胞周围突末端的感受器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