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太过紧张或影响胎儿身高


孕妇太过紧张或影响胎儿身高

文章插图
“小于胎龄儿”发育值得家长高度重视,治疗不能等到青春期 。
补钙、锻炼、食疗、采用偏方……眼见自家孩子比同龄人矮小,很多家长十分着急,用尽各种方法帮助孩子身高“蹿一蹿” 。然而,临床调查发现,还是有很多青少年儿童由于骨龄趋近成熟,结果贻误最佳长高时间,影响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
“其实很多孩子在出生时就有身材矮小现象,被称为‘小于胎龄儿’,如果没有早发现早介入,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终身,家长应从孩子两岁开始关注其身高发育 。”专家表示,家长们应摒弃“孩子发育晚,等到青春期还能长”的侥幸心态,而应从襁褓中甚至母亲怀孕时就开始重视孩子的身高 。
案例
“小于胎龄儿”比同龄孩子矮一截
王女士的女儿笑笑今年8岁,据其介绍,笑笑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比其他新生儿个头小,虽是足月出生,但她只有42厘米长,小于规定标准的50厘米 。原本以为孩子稍大一点会“见风长”,谁知其个头始终比同龄孩子矮一大截 。“我跟她爸爸都身高不算矮,她怎么个头这么小呢?”王女士为此非常着急 。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认定,笑笑不长个是因为她在母亲子宫内时期就发育不好,生下来就是个“小于胎龄儿”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内分泌专科梁立阳教授告诉采访人员,笑笑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小于胎龄儿”,即明明足月诞生,可是一出生身长和体重就比标准低 。据介绍,我国这种情况的发生率达到6.39% 。“这些孩子会像笑笑一样,一生中两次身体发育高峰阶段的身高生长水平都无法赶上其他同龄儿 。在其他的身体发育、智力发育上,这部分孩子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她表示 。
由于发生几率较高,“小于胎龄儿”已成为导致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身材矮小的一个重要病因 。
原因
或与孕妇怀孕时情绪低落有关
孩子一出生就个子小与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也有可能与孕妇吸烟或饮食差、胎盘功能不正常(一般母体伴有全身性疾病)等相关 。而在以往的统计中,孕妇营养吸收不够是一大主因 。“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营养差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现象越来越少,许多孕妇反而是孕期营养过剩,生下的巨大儿非常多 。”她说 。
那么,为什么还是源源不断有母亲诞下“小于胎龄儿”呢?临床调查发现,这些妈妈在孕期往往有着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紧张等情况,其中部分孕妇为产前忧郁症患者 。
“我们接待过一位妈妈就是这种情况,由于患有产前忧郁症,虽然她身体健康,营养充足,孩子也足月,但孩子的身高远远不达标 。”临床问诊发现,现在很多孕妇在怀孕后由于感受到来自工作、家庭以及自身等各方面的压力,往往情绪十分紧张和焦虑 。另外,还有一些孕妇则是对怀孕过度谨慎紧张,导致神经长期处于紧绷状态,长此以往,虽然营养充足,但孩子生下来却身高不达标 。
名词解释:
“小于胎龄儿”是指一个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和(或)体重低于其胎龄所预期达到的身长体重,对于足月儿(胎龄近40周)来说,出生时体重如果低于2.5公斤即为“小于胎龄儿” 。
提醒
两岁身高不“及格”应就医
专家介绍,由于“小于胎龄儿”中有近两成在一生中都会存在生长偏慢、身高偏矮的问题,所以如何实现及早发现,并进行积极干预就成为家长们最应关注的重点 。
梁立阳指出,对于孩子特别是“小于胎龄儿”儿童来说,从出生到两岁期间的身高增长就像是一场短跑比赛,两岁时的标准身高就是道“及格线” 。“能追上这条线就说明孩子生长能力没问题,反之就说明孩子可能已无法达到正常的生长标准,存在生长障碍 。”梁立阳指出,如果“小于胎龄儿”在两岁时没有追上,以后与同龄人身高的差距将有可能越拉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