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让宝宝随地大小便吗?

如果你出门走在路上,或在风景优美的公园,突然看到路边赫然一滩粪便,你会作何感想呢?有些父母并不太注意这些,认为宝宝还小,无法控制尿便,所以放任孩子随地大小便,孰不知,这不仅有害公共环境,更对宝宝的身心健康不利 。
试想一下,如果宝宝正在便溺,路人露出嫌恶的表情,宝宝会作何感想呢?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文明的排便习惯
例如,天气太冷时,可以让孩子坐在痰盂上在屋里解,因温度的关系使孩子更易排便 。或孩子因便秘一时解不出时,父母在一边不要催促孩子,应以和蔼的态度跟他讲话,一切顺其自然 。父母在孩子还小的时侯,带孩子出门应该备带足够的用品,如尿布、纸尿片、厕纸等,以孩子应急之需 。出门前一小时,不要给孩子吃太多水分多的食物,出门时,先让孩子方便一下 。
到达目的地后,应该先找厕所,让孩子方便一下 。
一方面了解厕所的位置,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有一段时间不必排便 。
父母一般比较了解孩子排便的时间和规律,在差不多的时侯,就应该带孩子去厕所进行排便,尽量不要让孩子尿湿裤子 。平时,应该养成孩子定时排便的习惯,并训练孩子自己排便的能力 。
一次不成功,下次再尝试,久而久之必能达到目的 。
孩子的排便训练应该在出生后二岁左右开始,这是最佳时期 。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基本上具备了排便训练的几个必要条件:孩子有能力一次排泄膀胱中所有的尿液;孩子可以独立行走,能从地上拾东西;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的指示,按照指示完成相应的动作 。有了这些条件,就可以开始孩子的排便训练了 。由于排便训练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孩子能否学会自己排便,而且会影响到日后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这很重要 。
无论如何,父母强迫或催促的态度最是要不得 。孩子受催促逼迫,心中感到委曲,就更解不出来 。有的大人因孩子不解大便,心浮气躁的责备孩子,结果弄的孩子大哭大闹收场,目的还没达到 。更要注意不要在训练中强制孩子 。如果孩子不想大小便,就不要强迫 。另外坐在痰盂上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十分钟 。
专家谈孩子随地大小便的对策
家长应该耐心地指导孩子如何进行自我排便,包括如何脱裤子,坐痰盂、抹屁股穿回裤子等,如果孩子正确,就给予奖励,如果做的不好,就帮孩子纠正,但不要发脾气 。对于较大的孩子,主要是教育不要随地大小便,要学会控制自己,尽量忍一下,去找厕所,使孩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从父母的言行中,教育孩子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爱清洁、尊守纪律的好习惯 。
(1)在训练开始之前,告诉孩子和排泄有关的部位,以及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帮孩子对于他的身体了解更多 。在希望孩子使用厕所和便盆之前,也要让他熟悉它们 。
(2)帮助孩子进行自我训练,而不是强迫他们进行训练 。如果孩子用语言或用非语言表达了想排泄的意思,建议他自己到厕所那里去处理这一切 。如果碰上了强烈的反抗,不要坚持要孩子这么做 。
(3)孩子们愿意事先就相当清楚自己的排泄习惯,比如吃完早餐后大便 。注意到这种模式后,就帮助他准备在合适的时侯轻松地使用便盆或者厕所,比如,推迟给孩子换尿布,或者建议他在适当的时间坐在便盆上,这个时侯可以让他玩那些专门在坐便盆玩具 。当孩子没有便意时,不要强迫他排便 。
(4)对孩子的训练,要避免这种或那种戏剧性的反应 。当孩子成功的时侯,不要显得过分热心,只要称赞他已经长大了 。如果失败了,就建议下次再试试 。这些缓和的反应会使他不把如厕训练和不稳定的情绪联系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