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费不再是问题 生孩子也可以一省再省


产费不再是问题 生孩子也可以一省再省

文章插图
生孩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件大事,随之而来的,医院选择,产检费,分娩费等等各种问题,精明的犹太人曾有一句经典的商界名言——“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 。
从十几年前的“千禧宝宝”,到近年的“金猪宝宝”、“奥运宝宝”、“福牛宝宝”,还有即将来临的“二胎宝宝”,一轮又一轮的生育高峰,让女人和孩子再次成为市场主角,由分娩带来的一系列经济支出也催生了母婴市场的异常红火 。各位准备怀孕的朋友们和准妈妈们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生孩子如何一省再省吧 。
家住北京丰台区的刘女士一年多来忙坏了,去年10月,她生下了自己的“小公主” 。可提起这段生育过程,她感慨万千 。
由于自己和老公都是“工薪阶层”,她没有考虑动辄收费几万元的私立医院,而是就近选择了一家三甲医院建档 。门诊产检2000多元,住院、请月嫂、买婴儿用品加起来再花个1万多块钱也就差不多了 。可真正去做的时候,刘女士才发现,自己想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
她本着尽量节约的原则,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孕期置装费2000元(防辐射服500元,三个季节的孕妇装1000元,孕妇专用内衣、鞋袜等500元),营养品2000元(孕妇奶粉1200元,钙片、叶酸及其他营养品800多元),产妇用品2000元(电动吸奶器1500元,产褥护理品、哺乳衣等500元),医院检查费2000多元,住院费用3000元(自然分娩,住院3天),月嫂6000元 。
再加上一些零散花销,仅仅到孩子出生时,刘女士就已经花了近3万元钱 。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AHRQ)近日也公布了全美医院住院费用,并列出了十大住院费用最昂贵的疾病,其中分娩排在第4位,为124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剖腹产率偏高 。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表示,年轻一代的“80后”、“90后”家长,他们本身成长过程就比较优越,崇尚名牌和高品质,生孩子时要求更高;加上不少家长之间喜欢互相攀比,为了成为“最好的”,不惜一掷千金 。商家正是盯住了这种心理,打出各种宣传旗号,变着花样吸引消费者,相关产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
本报采访人员在北京朝阳区北四环附近走了一圈,在方圆1.5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就有3家“乐友”、“丽家宝贝”等大型母婴用品连锁店,3个婴儿游泳中心,4家儿童摄影室,4个早教连锁机构,3个可提供孕期及产后保健服务的美容院和月子会所,以及一些私营的婴幼儿服装店等 。采访人员发现,这些产品几乎囊括了母婴生活的方方面面 。
在网上,母婴产品的销售也很火爆,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当当网等购物网站,都把“孕、婴、童”放到了醒目的位置作为主打 。在淘宝网,母婴相关产品被分成孕产新生、早教玩具、婴幼食品等6大类,每大类又细分为20~30个小类 。此外,分娩后坐月子的花费也不少 。
很多城市的月嫂工资超过普通白领,北京的月嫂月薪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即使如此,很多人还是愿意花大价钱请月嫂 。有业内人士表示,月薪1万元左右的月嫂很受欢迎,常常需要预约 。中国孕婴童产业发展委员会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该行业的发展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显示,中国的最高出生率大约出现在2016年,人口峰值为2028年,随着“二胎”制度的开放,我们即将迎来新一轮“生育潮” 。全球消费者研究机构Kantar Worldpanel监测显示,中国婴儿用品市场在2012年销售总金额为307亿元,估测2017年整体婴儿用品市场的销售规模将扩大至463亿元,相比2012年增长50%,冲破500亿大关指日可待 。